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徐汝思云门山诗刻石后》
《题徐汝思云门山诗刻石后》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拄笏高斋日几回,西山秋斲玉崔嵬。

谁分使者连环去,却掩仙人射的来。

石作长庚悬露掌,云为阊阖倚天台。

缘君句好新题在,不为桃花路始开。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题徐汝思云门山诗刻石后》。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高雅的书斋中,多次眺望西山秋景,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如“玉崔嵬”、“连环去”、“仙人射的”、“长庚”、“阊阖”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句“拄笏高斋日几回”,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手持手杖,每日数次眺望远方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接着,“西山秋斲玉崔嵬”一句,通过“斲玉”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西山在秋天的壮丽景象,仿佛是雕刻出的玉石般巍峨壮观。

“谁分使者连环去,却掩仙人射的来”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一方面描述了使者带着连环(可能象征着某种任务或使命)远行,另一方面则暗示了仙人归来,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石作长庚悬露掌,云为阊阖倚天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的关系,将石头比作长庚星,云彩比作天上的门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赞美。最后,“缘君句好新题在,不为桃花路始开”两句,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作品的赞赏之情,同时暗含了对美好事物发现与传承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九峰

九峰深处是禅关,依旧居人说了然。

一句本来男女话,当时应为灌溪传。

(0)

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其一

几日愁无雨,梦回闻雨声。

恰逢端午至,不觉和诗成。

惨淡疑天泪,滂沱吊屈生。

邦人云此日,阴感助阴兵。

(0)

诉衷情令.渊明诗

结庐人境羡陶潜。车马不来喧。

胜处自多真趣,飞鸟日相还。心既远,地仍偏。

见南山。手持菊颖,山气常佳,欲辨忘言。

(0)

和渔具十绝·其七灯

荧荧枯蚌中,急雪洒不灭。

西风明日晴,双花为侬结。

(0)

如梦令

池上数枝开遍。临水幽香清浅。

楼上欲黄昏,吹彻一声晴管。零乱。零乱。

衣上残英都满。

(0)

鹧鸪天·其十二

有个仙人捧玉卮。满斟坚劝不须辞。

瑞龙透顶香难比,甘露浇心味更奇。

开道域,洗尘机。融融天乐醉瑶池。

霓裳拽住君休去,待我醒时更一瓻。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