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属卢龙,三十防沙漠。
平生爱功业,不觉从军恶。
今来客鬓改,知学弯弓错。
赤肉痛金疮,他人成卫霍。
目断望君门,君门苦寥廓。
二十属卢龙,三十防沙漠。
平生爱功业,不觉从军恶。
今来客鬓改,知学弯弓错。
赤肉痛金疮,他人成卫霍。
目断望君门,君门苦寥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戍卒在边疆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开篇“二十属卢龙,三十防沙漠”两句,通过对年龄与军旅生涯的描述,直接切入主题,表明戍卒自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边疆的戍守之中,经历了长期的沙场生活。诗人以“平生爱功业,不觉从军恶”展现了戍卒对军旅生活的认同和热爱,以及对于战事征役的习以为常。
然而随后的“今来客鬓改,知学弯弓错”则透露出一种转变,可能是因为年岁增长或经历改变,对于从军之事有了新的认识。其中,“客鬓”指的是远离家乡的生活,“弯弓错”则暗示了对武艺训练的不适应或者失误。
接下来的“赤肉痛金疮,他人成卫霍”描绘了一种战争留下的伤痕,可能是对战斗中受伤后的感受,以及看到他人因战功而得以荣归的情形,这些都加深了戍卒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目断望君门,君门苦寥廓”表达了一种强烈的乡愁和对故土的思念。诗中“君门”通常指的是帝王之门,也可以理解为戍卒心中的那个遥远而无法触及的地方。"寥廓"则形容一种空旷无人的情景,增添了一份凄凉。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戍卒生活的刻画,展现了一个个体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命运与感受,以及对于家国之思和个人功业之间微妙的情感纠葛。
淑气方回暖,花光又报朝。
玄云阴垄麦,绛露洒陵苕。
岁叶丰年兆,民兴太守谣。
三辰七纬正,五雨十风调。
地表秦封旧,胜留汉使标。
暄寒气候别,耕凿土风寥。
恤纬知民隐,蒲鞭创俗刁。
兴文陶礼乐,驱惰习渔樵。
照魅狐潜镜,锄奸莠辨苗。
劬鸿遵水次,驯鹿卧山椒。
涸泽防渔竭,炊沙虑釜焦。
萑苻频汎海,刍粟为援辽。
忧国宁辞瘁,劳民亟起彫。
恩覃三户润,化洽十城饶。
已讶珠还浦,更看月应潮。
星临南极动,川到北溟朝。
杲日扶丹毂,庆云丽绛霄。
微茫仙岛近,缥缈化城遥。
河伯来呈瑞,鲛人出献绡。
海浮光冉冉,山攦指翘翘。
酌水知河润,戴星切斗杓。
竖儒何以颂,参岳奠南条。
《寿张太尊》【明·李之世】淑气方回暖,花光又报朝。玄云阴垄麦,绛露洒陵苕。岁叶丰年兆,民兴太守谣。三辰七纬正,五雨十风调。地表秦封旧,胜留汉使标。暄寒气候别,耕凿土风寥。恤纬知民隐,蒲鞭创俗刁。兴文陶礼乐,驱惰习渔樵。照魅狐潜镜,锄奸莠辨苗。劬鸿遵水次,驯鹿卧山椒。涸泽防渔竭,炊沙虑釜焦。萑苻频汎海,刍粟为援辽。忧国宁辞瘁,劳民亟起彫。恩覃三户润,化洽十城饶。已讶珠还浦,更看月应潮。星临南极动,川到北溟朝。杲日扶丹毂,庆云丽绛霄。微茫仙岛近,缥缈化城遥。河伯来呈瑞,鲛人出献绡。海浮光冉冉,山攦指翘翘。酌水知河润,戴星切斗杓。竖儒何以颂,参岳奠南条。
https://shici.929r.com/shici/8TuL7DfwV.html
翠竹津头渡,青门郭外村。
林疑濠濮想,溪似武陵源。
乐道唯耽隐,忘机岂避喧。
一经韦相业,数亩仲长园。
玉种三株树,霞餐九节根。
瑶编窥宝箓,云笈授真言。
曲水罗琼馔,秋花扑羽尊。
三山遥在望,红日俯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