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怀示学者》
《述怀示学者》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细思五十三年事,并入初中后夜心。

须信刹那通过未,更无毫发作追寻。

随消旧业根先断,永绝新殃道已深。

此是安身立命处,故吹一曲报知音。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清远所作,名为《述怀示学者》。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自我反省的精神。

首句“细思五十三年事”,诗人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以五十三年的岁月为时间跨度,反思过往的人生轨迹。接着,“并入初中后夜心”一句,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时间的流逝相联系,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的思考和感悟也在不断深化。

“须信刹那通过未,更无毫发作追寻。”这两句表达了对时间的深刻理解,认为每一刻都是不可逆转的,不应在过去的琐碎小事上浪费精力,而应专注于当下,追求更有意义的事物。

“随消旧业根先断,永绝新殃道已深。”诗人在此强调了去除旧习、避免新祸的重要性,意味着通过自我反省和努力,可以消除过去的错误,避免未来的不幸,这是个人成长和修行的关键。

最后,“此是安身立命处,故吹一曲报知音。”诗人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即通过自我反省和修行,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他愿意以此分享给志同道合的朋友,表达出对知音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传达了佛教中的因果观念和修行之道,鼓励人们珍惜当下,不断自我提升,以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和谐。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古洞閒云歌为莆田笑庭欣上人赋

古洞深几许,閒云日来往。

惟应空门居,相知惬幽赏。

笑庭上人不出山,身比浮云閒更閒。

松间石榻日应扫,花底岩扉时自关。

纷纷郁郁古洞口,白衣倏忽成苍狗。

细观色相了无踪,真空境界那能有。

云来碧峰夕,云去沧江阴。

上人笑傲自无心,知向白云深处寻。

(0)

黄坡县感怀

狄人城边芳草多,君王立马高高坡。

将军射雉城头上,回首天涯劳远望。

湖又雨过泥水深,水深溪路嗟难寻。

归来西陵日当午,惟有青山在樽俎。

(0)

卧雪东林寺延望天池感赋五绝·其四

寤寐香炉峰,偃蹇东林寺。

朝饮虎溪水,还共天池味。

(0)

九日三峰阁和李六台二首·其二

秋江水碧浸芙蓉,佳节凭高旅思浓。

浃月雨霪迷九日,中天云破露三峰。

思归只合随飞鸟,济世还应起卧龙。

头有黄花能醉客,直将乌帽挂高松。

(0)

初春雪霁游妩姥赠谢萧晴川先生

危峦仙阁临霄霭,绝壁丹梯蹑晚霞。

雪霁千峰回黛色,春还万树落天花。

坐看北斗依南斗,行踏金华指玉华。

愿假慈光分半席,应将文史载三车。

(0)

扇头见林天素诗画因次其韵

沙边柳色已知秋,多少琳宫在上头。

曾向金陵门外望,莫愁湖水不胜愁。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