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契交情,溯从事丹铅,诸昆亲炙多年,获教岂徒身受益;
一朝悲永诀,看公归素旐,伯兄宦羁斯地,临风不独我伤神。
两世契交情,溯从事丹铅,诸昆亲炙多年,获教岂徒身受益;
一朝悲永诀,看公归素旐,伯兄宦羁斯地,临风不独我伤神。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悼念故人林天龄。上联“两世契交情”开篇,点明了深厚的情谊跨越了两代人,追溯到与林天龄共同参与校勘书籍(从事丹铅)之时,他作为家族中的一员,深受长辈们的教导和熏陶,不仅在学业上有所受益,更在人格上得到了塑造。
下联“一朝悲永诀”则表达了对林天龄逝世的哀痛之情。面对着白色的灵幡(素旐),看到挚友离世,心中满是悲痛。特别提到林天龄的兄长此时正因公务(宦羁)滞留于这片土地,无法亲自送别,使得这一别成为了永远的诀别,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尤其是沈乙辉,更是深感伤神。
整联通过对比生前的深厚情谊与逝后的无尽哀思,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者情感的触动,体现了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对逝者尊重与哀悼的情感表达方式。
傅君隘流俗,举步追古人。
古人去已远,斯道为荆榛。
出门抱高志,区区向谁陈?
十年江海上,漂泊但一身。
念我德不孤,邂逅遂见亲。
相知宁苦晚,不觉逾三春。
精微共探讨,议论发清新。
谊合然诺重,途穷忧思频。
如何语离别,使我意酸辛。
酸辛不在别,欲留我何贫。
闽水东赴海,楚山西入秦。
春波正浩荡,谁能知其津?
涉水多蛟龙,跋山多猛虎,荒城荆棘上参天。
大泽修蛇横草莽,百里黯惨无人烟。
驱车颠行陷泥涬,前车轴折后车来,行人不觉旁人哀。
眼前道路已如此,何况太行高崔嵬。
为君歌路难,请君试一听。
位高金多岂足贵,击钟鼎食何足荣。
东沟水流西沟涸,昨日花开今日落。
世事荣枯反覆手,七尺之躯安所托。
古来贤达人,与时同卷舒。
庞公鹿门隐,马生乡曲居。
款段聊来下泽车,何用终朝出畏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