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过河西曲,来寻小阮家。
绕篱都种菊,十月未开花。
远树含秋色,轻云护晚霞。
也须频到此,隔屋酒堪赊。
行过河西曲,来寻小阮家。
绕篱都种菊,十月未开花。
远树含秋色,轻云护晚霞。
也须频到此,隔屋酒堪赊。
这首元代诗人贡性之的《过破衣庵访阮子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探访友人阮子昌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
首句“行过河西曲,来寻小阮家”开门见山,点明了行程的目的地——友人家。接着,“绕篱都种菊,十月未开花”两句,以菊花为媒介,不仅描绘了友人家周围环境的清幽雅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菊花未开,或许预示着等待与期待,同时也为后文的景物描写埋下伏笔。
“远树含秋色,轻云护晚霞”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美丽。远树与秋色、轻云与晚霞的组合,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审美情趣。
最后,“也须频到此,隔屋酒堪赊”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及这片美好景致的留恋之情。这里不仅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渴望再次造访的心愿。通过“赊”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美酒、共度时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友情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涎岂龙嘘,斑非鹧染,珠娘借与芳号。
荔子红边,佛桑花外,几片异香传到。
金闺名彦,高卧爱、江南春晓。
挂壁风琴添脆,透帐雾丝轻袅。天上芸编催校。
待重来、御炉烟绕。持赠荀郎,且向江乡牵棹。
别后青绫纵暖,也应忆、匡床素篝好。
一缕余情,何时断了。
我昔趣召上北京,巨山五老遥相迎。
太守邀我开先行,篮舆十里松风清。
溪流涓涓石齿齿,采得灵蒲杂芳芷。
读书堂前空翠寒,漱玉亭边古苔紫。
高高瀑布落悬崖,千仞玉梁何壮哉。
飞流响彻碧潭厎,双涧分奔万壑哀。
山人石上展瑶席,坐对云屏倚空碧。
浩荡长吟李白谣,登临不用谢公屐。
此时正值秋七月,短鬓萧萧爱林樾。
轻雷送雨过前山,一襟爽气飘寒雪。
同行佳人晚相呼,月明归路闻啼乌。
扬帆直度九江去,回看山色青模糊。
每忆兹游清兴发,梦入仙家白银阙。
仙人邀我宴瑶台,枕上觉来犹恍惚。
大痴老人绝俗尘,画图最得匡庐真。
青天削出芙蓉秀,香垆可望不可亲。
看图那知岁年老,山中木落秋风早。
昨日人来问旧游,白云满地生瑶草。
《题黄子久画》【明·胡俨】我昔趣召上北京,巨山五老遥相迎。太守邀我开先行,篮舆十里松风清。溪流涓涓石齿齿,采得灵蒲杂芳芷。读书堂前空翠寒,漱玉亭边古苔紫。高高瀑布落悬崖,千仞玉梁何壮哉。飞流响彻碧潭厎,双涧分奔万壑哀。山人石上展瑶席,坐对云屏倚空碧。浩荡长吟李白谣,登临不用谢公屐。此时正值秋七月,短鬓萧萧爱林樾。轻雷送雨过前山,一襟爽气飘寒雪。同行佳人晚相呼,月明归路闻啼乌。扬帆直度九江去,回看山色青模糊。每忆兹游清兴发,梦入仙家白银阙。仙人邀我宴瑶台,枕上觉来犹恍惚。大痴老人绝俗尘,画图最得匡庐真。青天削出芙蓉秀,香垆可望不可亲。看图那知岁年老,山中木落秋风早。昨日人来问旧游,白云满地生瑶草。
https://shici.929r.com/shici/umlJ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