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庆寿寺斋宿》
《庆寿寺斋宿》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独坐花宫月,疏钟报晓晴。

地超三象外,人觉万缘清。

茹素分僧饭,观空入化城。

真诠今已悟,宁畏毒龙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庆寿寺中静坐度夜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首句“独坐花宫月”,以“花宫”二字暗示了寺庙的环境之美,月光洒在花丛之上,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疏钟报晓晴”一句,通过远处寺庙传来的稀疏钟声,预示着清晨的到来,同时也象征着内心的觉醒与清明。

“地超三象外,人觉万缘清”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心灵纯净的状态。在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诗人感到内心世界一片澄净,所有的杂念都仿佛被洗涤一空。这种超脱凡尘的心境,是许多寻求精神寄托之人所向往的境界。

“茹素分僧饭,观空入化城”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实践。茹素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对生命尊重和慈悲的表现;分僧饭则是对僧侣生活的参与和支持,体现了和谐共处的精神。而“观空入化城”则寓意着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本质(空),达到心灵的升华,如同进入了一个理想化的城市,象征着精神世界的富足与满足。

最后,“真诠今已悟,宁畏毒龙惊”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真谛的深刻领悟,以及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坚定态度。悟道之后,内心自然强大,不再畏惧任何外界的干扰或内心的恐惧,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泰然自若的气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解脱、心灵净化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智慧与勇气。它不仅是一首描绘个人修行体验的诗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探索的普遍追求。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郊行

每出幽寻杖短藜,无穷胜事惬幽期。

村村野老柴门里,日对云山自不知。

(0)

闻乌

乌声谁喜闻,日啼白门树。

愁来删树枝,认得白门路。

(0)

春晚喜晴

高树风疏欲散阴,坐来爽气渐能深。

渚云乍去犹拖水,山月初生不过林。

有鹤日闲眠古石,无人时到抱清琴。

明朝双屐寻芳去,花坞乘春看翠岑。

(0)

次陈荩卿生辰述怀

不屑投时好,年光寄薜萝。

著书人借读,种竹鸟飞过。

有兴诗筒满,无钱酒债多。

丹枫与湖水,相映醉颜酡。

(0)

望凭虚阁外山色赠詹东图因寄陈仲鱼

春云如黛点钟陵,湖水生波尽解冰。

几处东风回弱柳,千岩雨色润垂藤。

香筵宝座初闻梵,塔院莲龛正试灯。

阁上莫辞同醉酒,望中原草渐层层。

(0)

秋日与徐比部宿栖霞寺云谷僧房

仙郎乞假白云司,暂向东林问远师。

仄径虫喧秋露后,空堂人语夜灯时。

天花不着山中树,细水争流石上池。

灰劫莫教伤往事,且看明月倒金卮。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