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悲兮落叶飞。
豪家不识秋风悲,杯酒暖热儿女嬉。
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悲兮陇穗萎。
田舍不识秋风悲,腰镰收刈鸡豚肥。
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悲兮塞角吹。
戍人不识秋风悲,只愿封侯不顾死,枣红十载忘归期。
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最可悲兮。
江流滔滔,禾黍离离,为此悲者其知谁。
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悲兮落叶飞。
豪家不识秋风悲,杯酒暖热儿女嬉。
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悲兮陇穗萎。
田舍不识秋风悲,腰镰收刈鸡豚肥。
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悲兮塞角吹。
戍人不识秋风悲,只愿封侯不顾死,枣红十载忘归期。
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最可悲兮。
江流滔滔,禾黍离离,为此悲者其知谁。
这首宋词《秋风悲》由徐集孙所作,以秋风为引,描绘了一幅社会风情画卷。诗人通过反复吟咏“秋风悲”,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首句“秋风悲兮落叶飞”渲染了凄凉的秋景,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接下来,“豪家不识秋风悲,杯酒暖热儿女嬉”揭示了权贵之家的冷漠,与贫苦人家形成鲜明对比。“秋风悲兮陇穗萎”则反映了农田的歉收,田舍人家辛苦劳作却无以为继。“戍人不识秋风悲,只愿封侯不顾死”揭示了戍边将士的无奈和牺牲,他们为了功名而忘记生死。“枣红十载忘归期”更是表达了戍卒长期在外,家国之悲深重。
全诗以秋风为线索,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和人们的苦难,最后以“为此悲者其知谁”结句,引发读者对世间悲苦的共鸣与反思。整体风格沉郁悲凉,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梦醒东湖久。喜今番、良友盍簪,俊游携手。
楼阁参差池沼固,一片残荷疏柳。
惜词人、停车较后。
古柏凌霄垂荫远,是卫公、亲植大盈亩。
树如此,人非旧。夕阳渐渐侵衣袖。
又眷怀、龙藏烟霞,洞天别有。
联袂重经清静地,更扰禅门蔬酒。
惜不见、潜西退叟。
一树梅花新月夜,问诗僧魂魄归来否。
空亭畔,独搔首。
登楼作赋,怅美人迟暮!枨触乡心如乱絮。
过拉武汉外,笔底沙边。问碑碣,累累草缠荒墓!
予心悲逝者,为甚勾留?何故栖迟不归去?
且待过青春,作计还乡,吟杜句,故人梓里!
应准备击钵催诗,海南香微熏炷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