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婷婷,弱不胜衣,泠然半仙。
想荆卿解舞,弓时呈技;孙娘学步,折处争妍。
翠带围松,珠鞓样小,稳趁香袎并蒂莲。
行来处,似受风轻燕,窣地翩跹。湘裙一捻堪怜。
更著得春愁几度牵。但踏青情懒,微伸花下;
绣红心倦,斜欠灯前。
醉倚人娇,笑凭人软,须觅交红被底眠。
偎郎语,道花枝欲亸,莫浪风颠。
袅袅婷婷,弱不胜衣,泠然半仙。
想荆卿解舞,弓时呈技;孙娘学步,折处争妍。
翠带围松,珠鞓样小,稳趁香袎并蒂莲。
行来处,似受风轻燕,窣地翩跹。湘裙一捻堪怜。
更著得春愁几度牵。但踏青情懒,微伸花下;
绣红心倦,斜欠灯前。
醉倚人娇,笑凭人软,须觅交红被底眠。
偎郎语,道花枝欲亸,莫浪风颠。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词《沁园春·其三·美人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身姿曼妙、如仙女般的女子形象。"袅袅婷婷,弱不胜衣",生动刻画了她的柔美与娇弱,仿佛轻轻一触就能倾倒。"泠然半仙"则进一步强化了她超凡脱俗的气质。
词中通过荆轲舞剑和孙尚香学步的典故,展现了女子的技艺与风情。"翠带围松,珠鞓样小"描绘了她腰肢的纤细与华丽,"稳趁香袎并蒂莲"则象征着她的步态轻盈,如同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
接下来,词人通过"湘裙一捻堪怜",表达了对女子裙摆轻盈的怜爱,"春愁几度牵"则暗示了她内心的敏感与情感丰富。在春光下,她的慵懒和倦怠,以及在灯前的娇态,都流露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最后,词人以醉酒后的依人小鸟和花枝欲坠的比喻,表达了对女子醉态的欣赏和对她深深的情感寄托。整首词通过对女子身姿、动作和情绪的描绘,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美人图,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纯明程伯子,洒落邵尧夫。
世仰文章伯,人尊道德儒。
山川钟淑气,星斗焕高衢。
逸趣龙游海,光仪凤在梧。
卧云辞国聘,立雪盛门徒。
义合隆先祖,恩沾自早孤。
抠趋只影在,报施一尘无。
梦觉追畴昔,衾衣涕泪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