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昏昏醉梦中,俄惊绿暗石榴红。
两三个月书全杳,四五篇诗信忽通。
身世愧无鸿鹄志,交情叹作马牛风。
如今暂效相如计,较著无声迥不同。
竟日昏昏醉梦中,俄惊绿暗石榴红。
两三个月书全杳,四五篇诗信忽通。
身世愧无鸿鹄志,交情叹作马牛风。
如今暂效相如计,较著无声迥不同。
此诗乃宋末元初诗人杨公远所作,标题为《省斋寄诗用韵走笔以谢(其二)》。诗中流露出作者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深切思考。
首句“竟日昏昏醉梦中,俄惊绿暗石榴红。”表达了诗人沉迷于酒乡,偶尔从醉梦中惊醒,对周围环境的美好有着瞬间的感知。这里的“石榴红”象征着夏季的到来以及生活中的美好。
接下来的“两三个月书全杳,四五篇诗信忽通。”则描绘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勤奋和成就。在时间的流逝中,诗人的作品逐渐丰富,同时也与外界保持着联系。
然而,在“身世愧无鸿鹄志,交情叹作马牛风。”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现实生活与远大理想之间的差距之感。作者自谦没有达到像鸿鹄那样高飞的志向,而友情和交往则显得平凡如同普通的牲畜。
最后,“如今暂效相如计,较著无声迥不同。”诗人表示愿意效仿古代文学大家相如的创作策略,但自己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与众不同,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学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宋末元初时期知识分子对于个人理想、友谊和文学创作的一种深刻思考。
吉祥寺中锦千堆,前年赏花真盛哉。
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
沙河塘上插花回,醉倒不觉吴儿咍,岂知如今双鬓摧。
城西古寺没蒿莱,有僧闭门手自栽,千枝万叶巧剪裁。
就中一丛何所似,马瑙盘盛金缕杯。
而我食菜方清斋,对花不饮花应猜。
夜来雨雹如李梅,红残绿暗吁可哀。
九天雨露传青诏,八舍郎官换绿衣。
初佩银鱼随仗入,宜乘白马退朝归。
彫盘贺喜开瑶席,綵笔题诗出锁闱。
闻道水曹偏得意,霞朝雾夕有光辉。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