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
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
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
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
这两句诗是苏轼在《盐官绝句四首》中的第二首中的一部分。这两句诗表达了禅宗对世间万物本质的看法,即万物如梦,如浮花,都是虚幻不实。"已将世界等微尘"表明诗人已经将红尘俗世视为微不足道的尘埃;"空里浮花梦里身"则是说自己就像空中的浮花一样,在梦中飘摇,不着边际。
紧接着的两句,"岂为龙颜更分别, 只应天眼识天人。"表达了对禅师悟空之塔的赞叹和理解。"岂为龙颜更分别"可能是在说,这位悟空禅师超脱于凡人的区分,不再受世间情感束缚;而"只应天眼识天人"则是意味着只有洞察一切的智慧之眼才能真正认识这位禅师和那些达到同样境界的人。
苏轼在这里通过诗句表达了对悟空禅师超凡脱俗、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春申下邑荒江演,有眼不识钱塘春。
朅来南北两高峰,乍见西施真美人。
晓妆浓淡看不足,誓结鹑衣老湖曲。
安知湖曲有高人,如此仙姿尚嫌俗。
别寻大条登天柱,气压群峰三十六。
归来书窗风雨夕,潜听三竺山灵哭。
睠言玉局老飞仙,摩娑铜狄今几年。
神蛟飞鼠亦何有,金堂玉室空茫然。
天风吹醒丹泉酒,碧桃津远人回首。
石上禽馀捣药声,绝怜无决授长生。
今年欲被山灵笑,依旧湖堤拾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