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德丙寅冬万州雨雪》
《正德丙寅冬万州雨雪》全文
明 / 王世亨   形式: 古风

撒盐飞絮随风度,纷纷著树应无数。

严威寒透黑貂裘,霎时白遍东山路。

老人终日看不足,尽道天家雨珠玉。

世间忽见为祥瑞,斯言非诞还非俗。

越中自古元无雪,万州更在天南绝。

岩花开发四时春,葛衫穿过三冬月。

昨夜家家人索衣,槟榔落尽山头枝。

小儿向火围炉坐,百年此事真稀奇。

沧海茫茫何恨界,双眸一望无遮碍。

风冽天寒水更寒,死鱼人拾市中卖。

优渥沾足闻之经,遗蝗入地麦苗生。

疾厉不降无夭札,来朝犹得藏春冰。

地气自北天下治,挥毫我为将来记。

作成一本长篇歌,他年留与观风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正德丙寅冬,万州罕见的雨雪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奇观,以及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感慨和理解。

首句“撒盐飞絮随风度”,以“撒盐”和“飞絮”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仿佛是细小的盐粒和轻盈的柳絮随风而至。接着“纷纷著树应无数”一句,通过“著树”表现了雪花覆盖树木的壮观景象,强调了雪的密集和广泛。

“严威寒透黑貂裘,霎时白遍东山路”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雪的寒冷和迅速覆盖的威力,将人们的衣物和道路都染上了白色,营造出一片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

“老人终日看不足,尽道天家雨珠玉”表达了人们对这场雪的喜爱和赞美,认为它如同天家的雨珠和玉石一般珍贵。接下来,“世间忽见为祥瑞,斯言非诞还非俗”则指出这场雪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并非荒诞或庸俗的看法。

“越中自古元无雪,万州更在天南绝”两句揭示了这场雪的稀有性,强调了万州作为南方地区,难得一见如此大规模的降雪。随后,“岩花开发四时春,葛衫穿过三冬月”通过对比,突出了雪后万物复苏的生机,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昨夜家家人索衣,槟榔落尽山头枝”描述了人们因寒冷而寻找衣物保暖的场景,同时暗示了雪后植被的凋零。最后,“小儿向火围炉坐,百年此事真稀奇”表达了孩子们在火炉旁取暖的温馨画面,以及对这场雪的罕见感到惊奇。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这场雪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王世亨
朝代:明

王世亨,万州人。祐子。明孝宗弘治五年(一四九二)举人。官宣化知县。明正德《琼台志》卷三八有传。
猜你喜欢

左目痛六言九首·其二

亲灯似鸱撮蚤,对卷如獭祭鱼。

今已作白头观,昔曾校黄本书。

(0)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其十六

进来金丹搀吃,放下玉笛偷吹。

先丁宁雪衣女,勿漏泄锦绷儿。

(0)

六言二首赠月蓬道人·其一

我与蒙倛相类,君似季咸而非。

老子曾传口诀,道人勿泄天机。

(0)

又和后九首·其七

自遣病魔病竖,不干药上药王。

洗眼菊泉旧本,照怀蓉月新凉。

(0)

题高端礼竹屋

植物惟竹尤清刚,高君占断作屋场。

首阳二子艴然怒,柰何千载侵了疆。

七贤六逸接踵起,纷纭聚讼如堵墙。

士师狐疑不能决,后村老子来平章。

世间物以少为贵,姚花禹柏蜀海棠。

箨龙子孙异于是,布满天地并四方。

幽栖自是渠高兴,胜践不与君相妨。

立谈虞芮各冰释,高君奄有千筼筜。

设榻中央墉四旁,莫遣俗客升吾堂。

(0)

陪西山游鼓山一首

先生廊庙姿,非直藩翰才。

南州彩旗留,北阙丹诏催。

重臣方暑行,停骖小裴回。

客中载枚邹,物外寻宗雷。

遂穷天海观,一豁风云怀。

眷言此灵山,自判宇宙来。

登临几朱轮,灭没随飞埃。

堂堂蔡与赵,继者其谁哉。

共惟勋业侔,况乃名节偕。

伊余忝载笔,适值祖帐开。

虽陪叔子游,独抱湛辈哀。

饯诗堪覆瓿,不敢镌苍崖。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