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神山路杳,六鳌驾浪,幻境□西湖。
水连天四远,翠台如鼎,簇簇小浮图。
烟沈雾迥,怪蜃楼、飞入清虚。
秋夜长,一轮蟾素,渐渐出云衢。
遥看寒光金镜,皓彩明珰,正人间三五。
总输与、鸥眠葑蓼,鹭立菰蒲。
笙歌唤醒鱼龙睡,向贝阙、争取明珠。
清梦断,西风醉宿冰壶。
三神山路杳,六鳌驾浪,幻境□西湖。
水连天四远,翠台如鼎,簇簇小浮图。
烟沈雾迥,怪蜃楼、飞入清虚。
秋夜长,一轮蟾素,渐渐出云衢。
遥看寒光金镜,皓彩明珰,正人间三五。
总输与、鸥眠葑蓼,鹭立菰蒲。
笙歌唤醒鱼龙睡,向贝阙、争取明珠。
清梦断,西风醉宿冰壶。
这首宋词《渡江云·三潭印月》是陈允平所作,描绘了西湖的神秘与美丽。开篇以“三神山路杳,六鳌驾浪”起笔,营造出一种神话般的氛围,暗示着西湖的非凡来历。接着,“幻境□西湖”点明西湖如同梦境般令人陶醉。
“水连天四远,翠台如鼎,簇簇小浮图”描绘了西湖的广阔水面与远处的亭台楼阁,犹如一座翡翠宝鼎上点缀的小塔,画面生动而宁静。接下来,“烟沈雾迥,怪蜃楼、飞入清虚”运用了海市蜃楼的意象,增添了神秘感。
“秋夜长,一轮蟾素,渐渐出云衢”描绘了秋夜的西湖,明亮的月光逐渐升起,如同银轮从云端驶出,为夜晚的景色增添了几分诗意。接下来的“皓彩明珰”和“人间三五”,进一步强调了中秋佳节的月圆之美。
“总输与、鸥眠葑蓼,鹭立菰蒲”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鸥鸟在香蒲丛中栖息,白鹭静立于茭白之间,构成一幅宁静的画面。然后,“笙歌唤醒鱼龙睡,向贝阙、争取明珠”通过想象,写笙歌声将湖底的鱼龙唤醒,它们似乎在争抢月光下的明珠,增添了动态感。
最后,“清梦断,西风醉宿冰壶”以西风吹过,打破梦境,诗人仿佛在冰清玉洁的湖面上沉醉,结束了一段美好的西湖夜游。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西湖的迷人月色和诗人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