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藓石,谡谡云松。空山无人,明月在筇。
我思武夷,三十六峰。之子之迈,携琴曷从。
苍苍藓石,谡谡云松。空山无人,明月在筇。
我思武夷,三十六峰。之子之迈,携琴曷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苍翠的苔藓覆盖着古老的岩石和挺拔的云松,空旷的山林中只有明月挂在竹杖(筇)上,显得格外明亮。诗人张以宁身处此境,心驰神往于武夷山那三十六座峰峦,想象着一位朋友独自出行,带着琴,不知将去向何方。诗人通过这幅松隐图,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悠然心境的向往,同时也寓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
萧然此夜,到床头破历,也为陈物。
分岁吴风传故事,腊酒清香靠壁。
天竹丹珠,水仙金盏,梅点晴梢雪。
胆瓶相对,卓哉吾友三杰。
坐看灯下儿童,争梨觅枣,笑语深宵发。
尔庆增年侬减岁,多恐修名易灭。
有愿难如,无呆可卖,愁秃盈颠发。
且图酣睡,觉来明岁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