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俛仰及中年,一默真甘直万钱。
不觉春山又春鸟,疏松老竹作冬眠。
童年俛仰及中年,一默真甘直万钱。
不觉春山又春鸟,疏松老竹作冬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与自然界的深刻感悟。首句“童年俛仰及中年”,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从童年到中年的短暂而迅速的人生历程,表达了时间流逝之快。接着,“一默真甘直万钱”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沉默对于心灵的滋养价值远胜物质财富,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珍视。
“不觉春山又春鸟,疏松老竹作冬眠。”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和谐。春山和春鸟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而“疏松老竹作冬眠”则巧妙地将冬天的景象融入其中,通过对比展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规律。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成长经历的回顾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生命、自然与内心宁静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琐窗睡起,闲伫立、海棠花影。
记翠楫银塘,红牙金缕,杯泛梨花冷。
燕子衔来相思字,道玉瘦、不禁春病。
应蝶粉半销,鸦云斜坠,暗尘侵镜。还省。
香痕碧唾,春衫都凝。
悄一似荼,玉肌翠帔,消得东风唤醒。
青杏单衣,杨花小扇,闲却晚春风景。
最苦是、蝴蝶盈盈弄晚,一帘风静。
樯乌逐风不停飞,尾燕掠水东复西。
蛮弦金拨窃私语,行客转头声更悲。
扰扰云吹宝鬟绿,新妆半隐朱帘曲。
无限柔情指下生,谁道弹丝不如竹。
谷儿指法来帝城,曹供奉传新曲名。
香山居士家有此,何况更闻江上声。
路转溪回双橹咽,弹尽胡笳十八拍。
山头日落暮潮平,一带荷花自秋色。
北风号木造秋悲,书到江南九月迟。
雁过宜频问消息,诗成犹得慰相思。
想当雨澹烟昏处,又见橙黄橘绿时。
若到北山烦寄语,道林真觉乃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