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其二》
《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懒旷期陶谢,呼儿读晋书。

葛巾倾泛潋,蜡屐上嵚岖。

回向空门旧,揩磨意地初。

未堪朝市隐,且欲去衡庐。

(0)
翻译
我懒散期待着陶渊明和谢灵运的生活,叫儿子一起读晋代的书籍。
头戴葛巾在水边漂浮,踏着蜡制木屐走在崎岖的小路上。
转向空寂的佛门,擦拭心灵的尘埃,初次体验修行的开始。
我不愿再忍受都市的喧嚣,只想离开这里去衡山庐山隐居。
注释
懒旷:懒散而超脱。
期:期待。
陶谢: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位东晋时期的隐士诗人。
呼儿:呼唤孩子。
晋书:指中国古代的史书或文学作品。
葛巾:古代男子的一种头巾。
倾泛潋:在水面漂浮,形容轻松自在。
蜡屐:用蜡涂过的木屐,防湿耐磨。
嵚岖: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空门:佛教用语,指寺庙或出家人的生活。
意地:心灵之地。
初:初始,初次。
朝市:都市,朝廷。
隐:隐居,避开尘世。
衡庐:衡山和庐山,著名的隐居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目为《次韵八弟西园课经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隐士陶渊明、谢灵运的敬仰。他让儿子诵读晋代典籍,自己则身着葛巾,悠然泛舟,踏蜡屐游历崎岖之地,仿佛与古人的心境相契合。诗人内心深处对尘世的纷扰有所厌倦,希望能回归清净的佛门或如谢灵运般寄情山水,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前往衡庐这样的隐居之地。整首诗透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雨中简李牧之

提壶劝饮方多病,布谷催耕未有田。

老去情怀非宿昔,日长图史得周旋。

客愁正是连山雨,时事浑如上水船。

问讯诗翁无恙否,遥怜裋褐耸双肩。

(0)

和周师禹所寄

九载光阴俯仰间,百年人世几悲欢。

竹楼梦断伤春晚,云壑书来喜岁寒。

别久更怜诗笔健,愁多须放酒杯宽。

相望江北江南路,柳絮随风又作团。

(0)

送许璋监簿归泰州

木枯鸟不巢,泉涸鱼不游。

我非鱼鸟情,贫缚路阻脩。

高阳有令子,嗣世学已优。

前日来京城,问恤忍涕流。

今失王府荐,命奇言非雠。

家声喜未坠,辞我还海陬。

为酌一壶酒,叙怀心如抽。

子之伯父殁,遣奠固莫由。

岂欲寡恩义,力薄难置邮。

因寄缘睫泪,洒向君衣裘。

(0)

说上人游庐山

夙怀高世趣,固足林壑情。

欲游名山遍,遂为庐岳行。

又访远公迹,东林气象清。

瀑布秋影落,香炉晓烟生。

洗荡万古虑,薰蒸千载名。

我今滞孤宦,空羡瓶锡轻。

(0)

挟弹篇

长安细侯年尚小,独出春郊不须晓。

手持柘弹霸陵边,岂惜金丸射飞鸟。

金丸射尽飞鸟空,解衣市酒向新丰。

醉倒银瓶方肯去,去卧红楼歌吹中。

不管花开与花老,明朝还去杜城东。

(0)

金陵有美堂

李白爱山如洛阳,三杯为歌愁日长。

废基台殿不可识,玉燕旧栖王谢堂。

公来碧瓦起栋宇,罗列图画牙作床。

池头古月城下江,照见万里冰雪光。

江流不尽月不死,寒浪素影东西翔。

愿公乐此殊未央,慎勿区区思故乡。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