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五十八》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五十八》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有客反唇过古庙,驱寒四目送新傩。

冠分莲叶红千浪,镜合菱花绿半窠。

褪粉翩翩惊蛱蝶,扬灰阵阵趁香骡。

桥头好记归时路,汤煮松风有孟婆。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文学家王夫之的作品,题为《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五十八)》。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庙宇场景,展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

"有客反唇过古庙",开篇描绘了一个游客在古老的庙宇前与人争论,可能是在讨论庙中的习俗或信仰。"驱寒四目送新傩",通过“驱寒”和“新傩”,暗示了庙会活动驱散寒冷,人们聚在一起庆祝新年习俗。

"冠分莲叶红千浪,镜合菱花绿半窠",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们的帽子比作红莲叶随风翻滚,镜子则像菱花绿意盎然,形象地描绘了庙会中热闹的色彩和装饰。

"褪粉翩翩惊蛱蝶,扬灰阵阵趁香骡",进一步描绘了庙会的热闹景象,蝴蝶被鲜艳的色彩吸引,香骡(可能是装饰有香料的马车)经过时扬起尘土,营造出欢快的气氛。

"桥头好记归时路,汤煮松风有孟婆",结尾处诗人以桥头作为记忆点,暗示庙会结束后人们寻找回家之路,而“汤煮松风有孟婆”则借用了传说中的孟婆汤,寓意人生如梦,庙会的欢愉转瞬即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庙会的热闹与民俗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寓含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之感。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子瞻和陶公读山海经诗欲同作而未成梦中得数句觉而补之

此心淡无著,与物常欣然。

虚闲偶有见,白云在空间。

爱之欲吐玩,恐为时俗传。

逡巡自失去,云散空长天。

永愧陶彭泽,佳句如珠圆。

(0)

宿兴德寺

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

夜久风渐息,深院无人声。

(0)

水龙吟·其一

笑不知天命,明珠玉斗,漫撞令碎。

(0)

水调歌头·其二凯歌上刘恭父

猩鬼啸篁竹,玉帐夜分弓。

少年荆楚剑客,突骑锦襜红。

千里风飞雷厉,四棱星流彗扫,萧斧锉春葱。

谈笑青油幕,日奏捷书同。诗书帅,黄阁老,黑头公。

家传鸿宝秘略,小试不言功。

闻道玺书频下,看即沙堤归去,帷幄且从容。

君王自神武,一举朔庭空。

(0)

好事近.庆祝司理

春事恰平分,南极夜来星瑞。

闻道都曹初度,拥万红千翠。

长才杰出应时须,一郡赖纲纪。

看即诏还入觐,上鸳行班里。

(0)

咏石榴花

王母庭中亲见栽,张骞偷得下天来。

谁家巧妇残针线,一撮生红熨不开。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