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瞻和陶公读山海经诗欲同作而未成梦中得数句觉而补之》
《子瞻和陶公读山海经诗欲同作而未成梦中得数句觉而补之》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此心淡无著,与物常欣然。

虚闲偶有见,白云在空间。

爱之欲吐玩,恐为时俗传。

逡巡自失去,云散空长天。

永愧陶彭泽,佳句如珠圆。

(0)
注释
淡无著:淡泊无牵挂。
欣然:愉快的样子。
虚闲:空闲、悠闲。
白云:象征超脱或自由。
时俗:当时的风俗、流俗。
逡巡:犹豫不决,迟疑。
陶彭泽:陶渊明,东晋诗人。
珠圆:形容佳句精妙,如珍珠般圆润。
翻译
我的心淡泊无牵挂,对万物总是欣欣然。
在空闲时偶尔有所领悟,如同白云悠然存在于天地之间。
我喜爱这些美好,想表达出来玩耍一番,又怕被世俗的眼光所流传。
犹豫不决中,美好的瞬间已悄然流逝,就像云散开后只留下广阔的天空。
永远感到羞愧,无法像陶渊明那样,写出如珍珠般圆润的佳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以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陶渊明的敬仰。"此心淡无著"表达出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与物常欣然"则体现了他对万物的喜悦之情。"虚闲偶有见,白云在空间"通过写实的景象,展现出诗人闲暇时对自然景象的欣赏,以及对白云自由自在的向往。

"爱之欲吐玩,恐为时俗传"流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担心自己的喜爱会被世俗的眼光所误解或传播。"逡巡自失去,云散空长天"表达了诗人对于瞬间美好稍纵即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的领悟。

最后两句"永愧陶彭泽,佳句如珠圆",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对陶渊明诗歌的钦佩,同时也暗示自己未能像陶渊明那样随性写出佳句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辙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忆别青岩翁归进江上橹书札未相忘岁月遽如许山长春树深地阔云涛阻诗筒杳不来今雨非旧雨·其二

前修遂不作,良友孰我同。

兀坐守章句,独学无全功。

徒操五色笔,随人画虚空。

悠悠感存殁,惆怅百年中。

(0)

赠无终洞道士

七日山中已烂柯,岂期再为道人过?

年来鹤驭经多少,纵有无终奈尔何!

(0)

初冬行边

木落空山冷,烟凝古渡迷。

岁华堪送酒,世事只如棋。

险窦群猿狎,斜阳倦鸟知。

边愁频入眼,沧海愧心期。

(0)

送隆上人归肇林新刹

万里新都问法还,几年杖锡遍燕关。

天空真界分三世,月度禅枝忆五山。

随处冥心祗树里,有时清梵暮涛间。

宰官欲问边臣况,赤胆犹悬鬓已斑。

(0)

买花

细雨霏微春又深,买花声度绿杨阴。

劳人不会东风意,分得红桃似赤心。

(0)

船厂阻雨

春雨下危墙,烟波正渺茫。

好山当幕府,壮士挽天潢。

鸟立林边石,人归海上航。

驱驰还我辈,不惜鬓毛苍。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