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在郎星上,瑶台第一层。
已如金掌迥,又得月华升。
近与公相似,清如贵未曾。
铜仙千尺表,玉指一轮冰。
天下名公子,秋风老茂陵。
衰兰千里道,垂泪记觚棱。
卿在郎星上,瑶台第一层。
已如金掌迥,又得月华升。
近与公相似,清如贵未曾。
铜仙千尺表,玉指一轮冰。
天下名公子,秋风老茂陵。
衰兰千里道,垂泪记觚棱。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秋景·卿月升仙掌》。诗中描绘了秋季夜晚的景象,以“卿在郎星上,瑶台第一层”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高雅而神秘的境界。接下来的“已如金掌迥,又得月华升”,通过比喻和想象,展现了月亮从远处升起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近与公相似,清如贵未曾”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仿佛在说月亮与某些高贵之物有着相似之处,其清冷之美不亚于任何珍贵之物。接着,“铜仙千尺表,玉指一轮冰”运用了更加具体的意象,铜仙代表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玉指则象征着月亮的洁白与纯净,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古老又神秘的氛围。
最后,“天下名公子,秋风老茂陵。衰兰千里道,垂泪记觚棱。”这四句诗将视角拉回人间,描述了天下名士在秋风中老去的情景,以及衰败的兰花在千里道路上的孤独与哀伤。这里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了对人生易逝、繁华终将消散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浪漫又富含哲理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独特感悟。
别院驻銮舆,瞻礼招提境。
清晓趁风凉,扪萝登绝顶。
嵌石老松苍,滴乳寒湫净。
初上若无路,渐入多佳景。
豁然云木开,古寺横山岭。
石龛月相间,檐铎风声静。
朱栏俯帝畿,烟火富闾井。
旋憩华严洞,飒然衣袂冷。
深窥潜窦黑,微听幽泉泂。
何须一指参,自觉万虑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