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房滋穗上虹窗,玫蕊同心本自双。
秋冷佩琼过汉水,春殷啼箸怨湘江。
侯家几畹连朱邸,红女留膏粲夜缸。
似有神仙降空谷,赤绡绛节自幢幢。
丹房滋穗上虹窗,玫蕊同心本自双。
秋冷佩琼过汉水,春殷啼箸怨湘江。
侯家几畹连朱邸,红女留膏粲夜缸。
似有神仙降空谷,赤绡绛节自幢幢。
这首诗《红兰(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红兰花的美丽与神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红兰的独特魅力。
首句“丹房滋穗上虹窗”,以“丹房”象征红兰花生长的环境,暗示其生长之地的特殊与珍贵。“滋穗上虹窗”则描绘出红兰花在阳光照耀下,如同彩虹般绚烂夺目的景象,展现出红兰花的色彩之美。
接着,“玫蕊同心本自双”一句,将红兰花比作“玫蕊”,强调其花朵的紧密相连,如同一对同心,寓意着红兰花的和谐与完美。同时,“本自双”也暗示了红兰花的对称美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秋冷佩琼过汉水,春殷啼箸怨湘江”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分别描绘了红兰花在秋日的静谧与春日的生机。秋日里,红兰花仿佛佩戴着琼玉,静静地穿越汉水,展现出一种宁静而高洁的姿态;春日里,则是红兰花的啼声,似乎在湘江边抱怨,赋予了红兰花以情感,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侯家几畹连朱邸,红女留膏粲夜缸”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红兰花的形象,不仅在自然环境中绽放,还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红兰花不仅装饰了贵族的府邸,还被用来制作膏脂,照亮夜晚,体现了红兰花的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
最后,“似有神仙降空谷,赤绡绛节自幢幢”一句,以浪漫的想象收尾,将红兰花与神仙联系起来,赋予其超凡脱俗的气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与幻想的色彩。
综上所述,《红兰(其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红兰花的美丽、和谐、生机以及超凡脱俗的特质,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