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兰·其一》
《红兰·其一》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丹房滋穗上虹窗,玫蕊同心本自双。

秋冷佩琼过汉水,春殷啼箸怨湘江。

侯家几畹连朱邸,红女留膏粲夜缸。

似有神仙降空谷,赤绡绛节自幢幢。

(0)
鉴赏

这首诗《红兰(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红兰花的美丽与神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红兰的独特魅力。

首句“丹房滋穗上虹窗”,以“丹房”象征红兰花生长的环境,暗示其生长之地的特殊与珍贵。“滋穗上虹窗”则描绘出红兰花在阳光照耀下,如同彩虹般绚烂夺目的景象,展现出红兰花的色彩之美。

接着,“玫蕊同心本自双”一句,将红兰花比作“玫蕊”,强调其花朵的紧密相连,如同一对同心,寓意着红兰花的和谐与完美。同时,“本自双”也暗示了红兰花的对称美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秋冷佩琼过汉水,春殷啼箸怨湘江”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分别描绘了红兰花在秋日的静谧与春日的生机。秋日里,红兰花仿佛佩戴着琼玉,静静地穿越汉水,展现出一种宁静而高洁的姿态;春日里,则是红兰花的啼声,似乎在湘江边抱怨,赋予了红兰花以情感,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侯家几畹连朱邸,红女留膏粲夜缸”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红兰花的形象,不仅在自然环境中绽放,还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红兰花不仅装饰了贵族的府邸,还被用来制作膏脂,照亮夜晚,体现了红兰花的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

最后,“似有神仙降空谷,赤绡绛节自幢幢”一句,以浪漫的想象收尾,将红兰花与神仙联系起来,赋予其超凡脱俗的气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与幻想的色彩。

综上所述,《红兰(其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红兰花的美丽、和谐、生机以及超凡脱俗的特质,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吴母太夫人哀词

城上乌啼正夜分,归魂遥逐楚江云。

故园春笋空成竹,冷雨凄风不忍闻。

(0)

春暮

极浦晴云澹,空林夕照低。

菜花飞蛱蝶,春在石桥西。

(0)

送刘明府朝宗之瑞安

八月秋风吹帝京,剑歌杯酒送君行。

烽传九塞愁中报,云隔三吴望里情。

江路回连秣陵树,海帆飞度永嘉城。

鸣琴尚忆天涯客,莫待梅花始寄声。

(0)

暮秋柬沈参军禹文

参军逸气佩吴钩,烽火惊心又暮秋。

乱后登临仍有赋,望中风景独深愁。

边隅树色空军垒,东北笳声断戍楼。

应惜中原多猛士,几人相见话封侯。

(0)

同李汝锡马伯龄游苏门山柬王明府

好山同一赏,行坐有莓苔。

潭上幽花照,樽前白鸟来。

放歌风振木,起舞月临台。

欲刻苏门石,惭非谢朓才。

(0)

酬马子端

若木横西极,鲲鱼鼓北溟。

壮图双鬓黑,不寐一灯青。

曙月低花苑,春烟澹石屏。

上公开阁日,暂尔谢山灵。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