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构虚閒处,师心静照中。
当门自流水,满院占清风。
趺坐通禅观,高谈说性空。
那知人世上,日月有樊笼。
堂构虚閒处,师心静照中。
当门自流水,满院占清风。
趺坐通禅观,高谈说性空。
那知人世上,日月有樊笼。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静谧的堂舍,位于自然之中,远离尘世的喧嚣与束缚。诗人通过“虚閒”一词,强调了这座堂舍的宁静与空灵。门前的流水与满院的清风,不仅为环境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趺坐通禅观”,描述了诗人或居者在堂内静坐,通过冥想与禅修,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高谈说性空”,则体现了对宇宙真理的探讨与理解,以及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洞察。
最后,“那知人世上,日月有樊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中种种束缚与限制的感慨,以及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借物抒情,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与精神自由的心境。
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
闻话嵩峰多野寺,不嫌黄绶向阳城。
朱门严训朝辞去,骑出东郊满飞絮。
河南庭下拜府君,阳城归路山氛氲。
山氛氲,长不见,钓台水渌荷已生,少姨庙寒花始遍。
县闲吏傲与尘隔,移竹疏泉常岸帻。
莫言去作折腰官,岂似长安折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