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咏美人秋千》
《水调歌头.咏美人秋千》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昨夜湔裙罢,今日意钱回。

粉墙正亚朱户,其外有铜街。

百丈同心綵索,一寸双文画板,风飐绣旗开。

低约腰间素,小摘鬓边牌。翩然上,掠绿草,拂苍苔。

粉裙欲起未起,弄影惜身材。

忽趁临风回鹘,快作点波新燕,糁落一庭梅。

向晚半轮玉,隐隐照遗钗。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千女子的生动画面。"昨夜湔裙罢,今日意钱回",暗示了女子在春水边洗涤裙子后的轻松心情,又因秋千游戏而重拾欢乐。"粉墙亚朱户,其外有铜街",描绘了环境的雅致与繁华,为美人出场提供了背景。

"百丈同心綵索,一寸双文画板",赞美了秋千的精致和女子技艺的高超。"风飐绣旗开",则以飘扬的绣旗烘托出女子轻盈的姿态。"低约腰间素,小摘鬓边牌",细腻地描绘了女子身姿的曼妙和装饰的精致。

"翩然上,掠绿草,拂苍苔",动态地展现了女子荡秋千时的灵动与轻盈。"粉裙欲起未起,弄影惜身材",进一步刻画了她对美的珍爱和自我欣赏。"忽趁临风回鹘,快作点波新燕,糁落一庭梅",运用比喻,形容女子如飞燕般轻盈,如梅花般娇艳,给静谧的庭院带来生机。

最后两句"向晚半轮玉,隐隐照遗钗",以月光映照女子遗落的发钗,增添了神秘与哀婉的气氛,暗示了美人独自离去的寂寥。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千女子的美丽与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梅所歌为朱奂彰作

梅之所,梅之所,不在罗浮之村、西湖之屿,乃在淮左竹西最佳处。

主人治地斸云根,纯种寒芳托幽趣。

翠禽呖呖月沈山,玉笛愔愔霜绕树。

嗟梅之所兮,谁争子所。

昔时金谷桃李园,倏忽春荣安足数。

何时天雪新霁道少人,邛竹扶持老夫去。

百壶清酒十首诗,造君梅所谁宾主,醉倒参横楚天曙。

(0)

载效唐律二解兼寄弘甫夏君·其一

莫笑儒官鸡肋微,精庐相对水云西。

读书篷底春雨细,别酒楼头夜月低。

鹦鹉醉时丹荔熟,鹧鸪啼处落花迷。

白头故旧如相问,半纸新诗亦懒题。

(0)

应制次韵石城秦淮二首·其一

石头城,与云平。朝见紫霞结,暮见明月生。

城边年年春信早,御沟涨暖垂杨青。

驻马坡前花雨歇,江北浮舟渡桃叶。

中营兵算朗如月,鍊石尤能补天缺。

气运推移夜还昼,六代繁华应复旧。

(0)

遥夜

紫云轻袂拂云霄,冒冷朱颜亦易凋。

洞府玉箫声又隔,满山蟋蟀沸秋宵。

(0)

晚行

斜阳未暮息风波,雨后山娇刷翠蛾。

江夏相看无两舍,少行数里胜蹉跎。

(0)

过黄州

云窍日光红散缕,山根雾气白浮烟。

黄州地暖如春半,不道今朝腊月天。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朱景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