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日初下,东岩兴复饶。
月高寒自照,花近夜相撩。
浊酒频堪写,清弦岂易调。
罗浮在何处,魂梦与逍遥。
隐几日初下,东岩兴复饶。
月高寒自照,花近夜相撩。
浊酒频堪写,清弦岂易调。
罗浮在何处,魂梦与逍遥。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病中咏梅(其五)》描绘了病中独处时对梅花的深深感悟。"隐几日初下",诗人可能卧病在床,但思绪却随着时光悄然流逝;"东岩兴复饶",暗指对山岩间梅花的向往,即使身体不适,心中仍充满对自然美景的渴望。
"月高寒自照,花近夜相撩",这两句通过月光和梅花的意象,营造出静谧而清冷的夜晚氛围,月光如水,梅花似在低语,触动诗人的内心。"浊酒频堪写",借酒浇愁,诗人试图以酒来排解病中的苦闷;"清弦岂易调",则暗示心境难以平静,琴声也难以如意。
最后两句"罗浮在何处,魂梦与逍遥",诗人将思绪飘向远方的罗浮山,那是一个传说中的仙山,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即使身陷病痛,心神仍向往着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病中坚韧不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金篆方圆一寸馀,可怜银艾未思渠。
不知夫子将心印,印破人间万卷书。
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
风吹黄埃起,落日驱征车。
何代此开国,封疆百里馀。
古今不相待,朝市无常居。
昔人城邑中,今变为丘墟。
昔人墓田中,今化为里闾。
废兴相催迫,日月互居诸。
世变无遗风,焉能知其初。
行人千载后,怀古空踌躇。
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
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
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
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
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
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
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
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
自哂此迂叟,少迂老更迂。
家计不一问,园林聊自娱。
竹间琴一张,池上酒一壶。
更无俗物到,但与秋光俱。
古石苍错落,新泉碧萦纡。
焉用车马客,即此是吾徒。
犹有所思人,各在城一隅。
杳然爱不见,搔首方踟蹰。
玄晏风韵远,子真云貌孤。
诚知厌朝市,何必忆江湖。
能来小涧上,一听潺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