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裾兰茝有馀清,风骨冰霜照眼明。
欲共阿戎谈绝倒,亦憎暮雨滴阶声。
衣裾兰茝有馀清,风骨冰霜照眼明。
欲共阿戎谈绝倒,亦憎暮雨滴阶声。
此诗《数日阴雨怀李生(其一)》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通过对衣物香气与风骨的描绘,以及对友人李生的怀念,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深挚的情感。
首句“衣裾兰茝有馀清”,以“兰茝”象征衣物的香气,不仅指衣物本身的香气,更暗含了诗人内心高雅的气质与品德。这里的“馀清”二字,既是对衣物香气的赞美,也是对诗人高尚情操的隐喻,暗示着即使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诗人的精神世界依然保持着清新的气息。
次句“风骨冰霜照眼明”,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形象。将“风骨”比作“冰霜”,不仅强调了诗人的坚韧不拔,还突出了他面对困难时的冷静与清醒。这句诗通过视觉的意象,让人仿佛能看到诗人如同冰霜般明亮坚定的风姿,展现出他在逆境中的从容与高洁。
接下来的“欲共阿戎谈绝倒”,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深入交流、探讨学问的愿望。这里的“阿戎”是诗人对友人的昵称,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探讨,达到思想上的共鸣与升华,这种渴望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最后一句“亦憎暮雨滴阶声”,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诗人虽然渴望与友人相聚,但同时又对雨声感到厌烦,这种矛盾的心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之间的微妙平衡。雨声既是自然界的声响,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象征着外界环境与个人心境的交织。
综上所述,《数日阴雨怀李生(其一)》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坚守、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蓉裳薜荔衣,骚人有奇服。
饥来谋夕餐,落英采秋菊。
我居东山阳,黄华绣秋麓。
云昔仙人种,入药尤明目。
幽芳俯可拾,日采动盈掬。
平生抗古怀,食息两难俗。
固应抱秋心,花食兼花宿。
采之囊为枕,奚止香生粥!
梅花裁作帐,芦花持作褥。
幽人此高枕,魂梦流清馥。
荣枯谢槐蚁,得失泯蕉鹿。
将花共隐逸,安享睡乡福。
无路排云叫九阍,天涯何处与招魂。
千秋公论归风汉,四海才人哭寝门。
斗酒只鸡追夙约,尺书双鲤剩春痕。
平生风义吾尤愧,一恸荒江昼欲昏。
天下万山祖,其名曰昆崙。
昆崙有南支,万里趋越门。
人生亦有祖,谁非黄炎孙?
归鸟思故林,落叶恋本根。
我从海上来,卜庐澹定村。
东望徵君山,吾祖祠墓存。
明夷兆谁筮,参军墓谁题?
呀呀朱鸟咮,郁郁冬青枝。
夜半雪压庐,重撰铜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