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师南征渡泸河道经白马堡登晒经台》
《出师南征渡泸河道经白马堡登晒经台》全文
明 / 周光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九月严霜晓渡泸,征南十万握兵符。

天垂竺国连真塞,檄过牂牁问笮都。

象教西来传白马,狼烟秋净插雕弧。

晒经台傍干戈地,消劫还凭佛力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将领周光镐出师南征的壮阔场景,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感与宗教色彩。首句“九月严霜晓渡泸”,以严霜和清晨的渡河,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紧张的氛围,暗示了出征的艰难与决心。接着,“征南十万握兵符”一句,直接点明了大军的规模和将领的权威,展现了军事行动的宏大规模。

“天垂竺国连真塞,檄过牂牁问笮都”两句,运用了丰富的地理意象,将出征的路线与佛教圣地、古代边疆地区相联系,既体现了对宗教文化的尊重,也暗示了此次征伐的深远意义。同时,“檄过牂牁问笮都”中的“檄”字,表明了文书的传递,进一步强调了军事行动的正式性和广泛性。

“象教西来传白马,狼烟秋净插雕弧”两句,通过“白马”这一佛教象征物,以及“狼烟”与“雕弧”的对比,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在西南地区的传播,也暗示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里的“雕弧”可能指的是箭矢,与“狼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到来。

最后,“晒经台傍干戈地,消劫还凭佛力无”两句,将出征之地与佛教圣地晒经台联系起来,表达了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寻求佛法庇护的愿望。这里“干戈地”与“佛力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既是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也是对和平与佛法力量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出征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将领的英勇与智慧,同时也融入了对宗教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是一首兼具历史感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周光镐
朝代:明   字:国雍   号:耿西   籍贯:潮阳

周光镐,字国雍,号耿西。潮阳人。孚先子。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初授宁波府推官,升南京户部主事,改吏部主事。出任顺庆知府。神宗万历十四年(一五八六)擢副使,监军征西南彝,有功。历官建昌参政、临巩按察使,升宁夏巡抚。召为大理寺卿。以老乞休,筑明农草堂,读书其中,从游者多为知名士。卒年八十一。有《明农山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猜你喜欢

望蓬莱

真大药,要见甚昭然。

二气包囊三叠妙,双关封锁九重玄。自晓岂相传。

古仙颂,两句最精研。

凡骨渡河诚用筏,圣功到岸不须船。越越害风颠。

(0)

点绛唇

可惜娇儿,惺惺伶俐聪明作。灵台廓。圆明光烁。

我许蓬莱约。断却麻绳,正好修丹药。如今却。

买条铜索。缚住踏云脚。

(0)

柳梢青

天然米精麦髓。谁得快悟予知奥旨。

保养冲和,增添灵慧。更兼神水。

三光秀气通传,应助正、真阳本始。

结作金丹,明明归去,亘初家里。

(0)

临江仙

游历都京并府郡,更兼县镇坊村。

并无术法没谈论。一般真个好,六业铁声浑。

莫怪时时清韵响,人人唤出家门。

磨伊心镜不教昏。满轮明月莹,光射透昆仑。

(0)

西江月

堪叹离门坎户,须邻甲地庚途。暗中拍手笑相呼。

款款合和一处。既把金阙锁住,白羊队队成珠。

西江月里玉蟾孤。朗照长生稳路。

(0)

醉花阴

静青黄烛。灭烟消,白黑红光旭。转灵丹令沐浴。

口长生,五彩从前簇。宗评法箓。

写金书,拯救灾回福。及归依功行足。

现金丹,衮出昆山玉。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