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将心挂名利,亦无情意在樊笼。
鹿裘藜杖且归去,富贵荣华春梦中。
本不将心挂名利,亦无情意在樊笼。
鹿裘藜杖且归去,富贵荣华春梦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本不将心挂名利,亦无情意在樊笼"表明诗人从未把心思放在功名和物质利益上,也没有被世俗的情感羁绊。这两句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
接着的"鹿裘藜杖且归去"则描写了诗人选择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穿着用鹿皮制成的衣服,手持藜草做成的拐杖,准备回到大自然中去。这一幕充满了对田园生活、自然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放弃。
最后"富贵荣华春梦中"则是诗人对那些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人发出的感慨,认为他们所追求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春天里的梦幻。这里的"春梦"既可以理解为短暂而美好的幻觉,也可能指代一段时间内的虚幻生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隐逸与世俗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自由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物质追求的超然态度。
先生自以滑稽雄,何事偷身入汉宫。
跨鹤乘鸾本无定,安知不到此山中。
秋云易雨秋日出,九日阴晴苦难测。
气如昨夜太暄妍,云似今朝好天色。
天公要渠作好语,著意安排费天力。
重到孤峰最上头,四年不见烟霞秋。
吴山长与越山对,海水自随江水流。
江水相见只如此,老大岂知尔许愁。
上山燃火入山腹,下山骑马寻石屋。
十八大士栖两岩,共向山中礼尊宿。
人言石缝泉作珠,却绕山根走鸣玉。
珠泉得名固不虚,虎泉作酌不满欲。
山僧应复笑我曹,醉中泉石蒙讥嘲。
泾渭分流正须尔,美恶贤愚亦如此。
宁将鸡肋奉尊拳,莫著阳秋在皮里。
此语如何可便参,聊供山僧一笑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