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岁从谁觅赏音,浪将孤兴托瑶琴。
聊为风月平分客,莫起山林独往心。
碧草但能供别恨,黄花却解劝清斟。
我犹未制思亲泪,更听离歌定不禁。
晚岁从谁觅赏音,浪将孤兴托瑶琴。
聊为风月平分客,莫起山林独往心。
碧草但能供别恨,黄花却解劝清斟。
我犹未制思亲泪,更听离歌定不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所作,名为《送魏德源赴永康》。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深厚的情感,以及对自然景物寄托情怀的意境。
"晚岁从谁觅赏音,浪将孤兴托瑶琴。" 这两句表明诗人在晚年寻求能够理解自己心声的人,却只能将自己的寂寞之情倾吐给琵琵(瑶琴),通过音乐来抒发胸中的块垒。
"聊为风月平分客,莫起山林独往心。"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在离别中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不要让内心的寂寞和孤独驱使他走进山林之中。
"碧草但能供别恨,黄花却解劝清斟。" 这两句通过对碧草和黄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惆怅和哀愁,以及通过饮酒来暂时忘记这份哀愁。
"我犹未制思亲泪,更听离歌定不禁。" 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之痛,他无法控制自己对于朋友的思念之泪,尤其是听到离别之歌时,这份情感就更加难以抑制。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音乐的情感寄托,以及饮酒来忘怀愁绪,表达了深沉的友情和对朋友离别的不舍。
自从栖隐入山深,间阔真同金玉音。
已谓清光依日月,不知幽趣尚园林。
暂违陶径菊松面,喜动苏堤梅柳心。
闻道专留荐贤牍,知音当在伯牙琴。
景入小春方嫩寒,缓行不觉鸟间关。
倚空叠嶂何崷崒,带石清溪屡绕环。
政拟徘徊檀木岭,且先点检上林山。
杖藜未作忙归计,又喜临清得钓湾。
忠清家法见闻中,蜀产凋零又到公。
抗伪一门诚节谊,明伦数语最精忠。
郎潜勇退声名重,使传贤劳惠利丰。
时事方艰人物眇,可堪收泪洒悲风。
暮烟半敛。云护澹月,斜照楼馆。春夜偏短。
一床耿耿,孤灯晃帏幔。玉壶漏满。
天外渐觉,归雁声远。离思凄婉。
重怀执手,东风翠蘋岸。
料想凤楼人,倦绣回文停彩线。
憔悴泪积,香销娇粉面。叹暗老年光,隙驹流箭。
梦中空见。漫惹起相思,芳意迷乱。
锦笺重向纱窗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