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依别墅,屈曲石墙通。
自是一壶地,乃如大壑丛。
板阁坐听雪,昔年声在耳。
飞流摐摐中,后今同一视。
迸水云绅白,诡石佛莲青。
更看新样出,岩间笠子亭。
出峡涌晴雪,湱湱复皑皑。
临流更亲切,恰见其源来。
名园依别墅,屈曲石墙通。
自是一壶地,乃如大壑丛。
板阁坐听雪,昔年声在耳。
飞流摐摐中,后今同一视。
迸水云绅白,诡石佛莲青。
更看新样出,岩间笠子亭。
出峡涌晴雪,湱湱复皑皑。
临流更亲切,恰见其源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园林别墅的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建筑和谐共融的美妙画面。诗人以“名园依别墅”开篇,点明了地点,随后通过“屈曲石墙通”描绘了园内道路蜿蜒曲折,引人入胜。接着,“自是一壶地,乃如大壑丛”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这个小天地比作容纳万千景象的大壑,形象地展示了园内的丰富与深邃。
“板阁坐听雪,昔年声在耳”描绘了冬日静谧的场景,诗人坐在木阁上聆听雪花飘落的声音,仿佛那些声音还回响在耳边,充满了时间的沉淀感。接下来,“飞流摐摐中,后今同一视”则转向对水流的描写,飞瀑流水发出的声响,让诗人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然之美。
“迸水云绅白,诡石佛莲青”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水与石的对比之美,白色的水珠如同云的细丝,而奇特的石头上生长着绿色的莲花,色彩鲜明,形态各异,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最后,“更看新样出,岩间笠子亭”则引入了亭台楼阁,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增添了人文气息。
“出峡涌晴雪,湱湱复皑皑”描绘了山间峡谷中晴天雪景的壮观,雪水汇聚,形成洁白的瀑布,气势磅礴。“临流更亲切,恰见其源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仿佛能直接触摸到源头,感受到大自然的脉动与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园林、雪景、水流、石莲、亭阁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其对园林设计与自然融合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