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六》
《《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引·其六》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濛。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

(0)
注释
却:转折,然而。
尘外:世俗之外,远离尘嚣的地方。
尘中:尘世,指人间。
楼台:楼阁亭台,指建筑物。
烟雨:雾气和雨水,形容迷蒙的天气。
濛:模糊不清,朦胧。
山水:自然景物,山和水。
照人:映照在人的视线中。
迷向背:使人迷失方向,不知东西。
孤塔:孤立的塔,可能是地标或指引。
认西东:辨认方向,辨别东西。
翻译
从远处的尘世之外眺望尘世之中
无数的楼阁亭台被烟雨笼罩,景色朦胧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也称苏东坡)的《虔州八境图》。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夸张。

“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濛。”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放眼远方的心境。首先,“却从尘外望尘中”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仿佛站在高处远观红尘,能够看透世间纷扰。而“无限楼台烟雨濛”则描绘了一个广阔无垠的景象,无数的建筑在迷雾和细雨中若隐若现,给人以深邃悠远之感。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 这两句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诗人面对广阔的山水,感到迷失方向,不再关注身后的世界,只是沉醉于眼前的自然美景。在这片壮丽中,他唯一寻找的是那座孤独的塔,用以辨识方位。这不仅是对空间位置的认知,更隐喻着诗人在精神世界中的自我定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證道歌·其一○六

永夜清宵何所为,辽天宝月共相辉。

泥牛入海无消息,一声木马大阳随。

(0)

證道歌·其一一八

廓然莹彻周沙界,言语难诠无可解。

别传一句了非言,妙契圆通观自在。

(0)

颂十玄谈·其五演教也

演演,莫执文书案上展。

教人戒定慧坚牢,知见解脱堂堂显。

(0)

和光读金刚经以颂示之

道人看经不识字,刹那须转千亿部。

恒沙诸佛入微尘,达本契经无作做。

(0)

行者妙晓求颂

头头相应人希会,物物皆真体不殊。

但办肯心终不赚,情忘想尽入无馀。

自是出家无眼目,只言苦行落空虚。

甘贽在俗犹通理,妙晓无求自得珠。

(0)

證道歌·其七十七

自从认得曹溪路,鸟道征空步坦途。

攫雾拿云风亦怕,降魔事毕念苏卢。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