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妙传来敝,书斋老岁华。
奔泉空渴骥,入草失惊蛇。
零落行春蚓,模糊点暮鸦。
犹思畴昔遇,摹拓愧姜芽。
墨妙传来敝,书斋老岁华。
奔泉空渴骥,入草失惊蛇。
零落行春蚓,模糊点暮鸦。
犹思畴昔遇,摹拓愧姜芽。
此诗描绘了书斋中一幅老旧的书法作品,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岁月的痕迹与艺术的魅力。首句“墨妙传来敝”便已奠定了基调,将书法之美与时间的流逝巧妙结合,引人遐想。接下来,“书斋老岁华”一句,进一步渲染了书斋内时光荏苒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淀。
“奔泉空渴骥,入草失惊蛇”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渴骥”和“惊蛇”来形象地描绘出书法线条的动态美,如同泉水奔腾、野马疾驰,又如蛇入草丛、惊慌逃窜,生动而富有想象力。这不仅展现了书法的力度与速度,也暗示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零落行春蚓,模糊点暮鸦”则将笔触转向细节,通过“行春蚓”(春日里的蚯蚓)和“暮鸦”(傍晚的乌鸦)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同时也暗含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变迁。这些细节的处理,既体现了作者对书法作品中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悟,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生命状态的细腻捕捉。
最后,“犹思畴昔遇,摹拓愧姜芽”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能完全达到理想境界的自谦。这一句不仅流露出对书法艺术追求的执着,也体现了诗人谦逊的人格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法作品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艺术之美,也蕴含了对时间、自然和自我反思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过了秋风,梅口渐开,山人好归。
问近来何事,半成迂阔,半添疏懒,半带憨痴。
学剑不成,学书无味,却要寻仙入武夷。
这些事,莫粗忒煞,恐是难为。分明说与人知。
老谷子胸中奇尽奇。
有真炉真鼎,龙盘虎踞,真离真坎,兔走乌飞。
待办数椽,山中静坐,却向无中生个儿。
休轻笑,看他年华表,鹤有来时。
池水何洋洋,沤麻水中央。
数日麻可取,引过两手长。
织绢能几时,织布巳复忙。
依依小儿女,岁晚叹无裳。
布襦不掩胫,念之热中肠。
朝缉满一篮,莫缉满一筐。
行看机中布,计日渐可量。
我衣苟巳成,不忧天早霜。
白露下百草,茎叶日纷委。
是时禾黍登,充积遍都鄙。
在郊既千庾,入邑复万轨。
人言田家乐,此乐谁可比。
租赋以输官,所馀足储峙。
不然风雪至,冻馁及妻子。
优游茅檐下,庶可以卒岁。
太平元有象,治世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