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喻诗五首·其一幻诗》
《十喻诗五首·其一幻诗》全文
南北朝 / 萧衍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挥霍变三有,恍惚随六尘。

兰园种五果,雕案出八珍。

对见不可信,熟视事非真。

空生四岳想,徒劳七识神。

著幻是幻者,知幻非幻人。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对世间万物虚幻本质的深刻洞察。开篇“挥霍变三有”,即是指世事无常,变化莫测,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都在不断地更迭更新之中。接着,“恍惚随六尘”则形象地表达了人心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对应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中的迷茫和困惑。

“兰园种五果,雕案出八珍”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富饶的画面,其中“兰园”象征着高洁与幽静,“五果”则代表了丰收与多福;“雕案”指的是精致的艺术品,“八珍”则是对珍贵物品的概括。这些意象通过对比和排列,强调了世间繁华背后的虚幻性。

“对见不可信,熟视事非真”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看法,即表面的光鲜与真相往往不符,需要深入观察才能洞悉其真伪。紧接着,“空生四岳想,徒劳七识神”则是对人类企图以智慧和努力去认识或掌握自然界(如“四岳”,即中国古代所称的五岳中的四座)和宇宙之谜(“七识”可能指的是佛教中人的七种认知方式)的无奈与徒劳。

最后,“著幻是幻者,知幻非幻人”揭示了诗人对于虚幻世界的深刻认识。其中,“著幻”即是沉迷于幻想之中的人,而“知幻非幻人”则是指那些能够看透世间幻象、不为其所动的人。这两句强调了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与超脱。

整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精美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境界。

作者介绍
萧衍

萧衍
朝代:南北朝   字:叔达   籍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   生辰:464年-549年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萧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南齐时,萧衍历任东阁祭酒、黄门侍郎、雍州刺史等职,两次参与抵御北魏,颇受齐明帝宠待。永元二年(500年),萧衍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
猜你喜欢

罢官次常山寄郑叔详

閒身已置参军帻,归路仍推处士车。

石室散仙当醉起,试传消息过烟霞。

(0)

春词·其十二

截肪初见昭华玉,刀出昆吾宝籀开。

天助君王敷大喜,安排春色探先来。

(0)

春词·其五

仙桃欲拂朝真脸,禁柳忙催望幸眉。

不会君王春思别,杏花菖叶在农时。

(0)

渔父辞·其六

黄昏船泊有邻居,明朝船散又还无。

君笑我如浮萍草,我看君似水中凫。

(0)

听王郎弹琴

王郎十日不相见,今宵同宿流芳院。

试临月沼坐弹琴,三四冰弦千万变。

澹如梦泽水涵虚,奋如昆阳兵接战。

落如巨石堕层崖,泛如飞絮飘晴岸。

大江当春波浪阔,深谷向秋樵唱远。

双雉和鸣野木高,孤猿独啸山月转。

古文盘诰有艰涩,治朝雅颂无俚谚。

接舆狂歌感当世,屈子离骚赋幽怨。

安知虞帝鼓南薰,后来操变声徒存。

凄凉凝响辍洙泗,激烈浩叹兴河汾。

河汾千载有贤孙,洙泗遗音宜久闻。

犹将近调惊聋俗,白雪巴歌谁解分。

唾余岂是知音者,颇于律吕穷根源。

大乐之和天地同,舍汝弹琴吾与论。

(0)

此君室·其十九

问卿自用卿,为我宁作我。

道莫强项为,本见折腰可。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