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明好景梦中过。将寿补蹉跎。
天宝宫人,贞元朝士,一例邈山河。
谁唱当时供奉曲,老矣敬新磨。
卌载名场,使君与我,天下恐无多。
春明好景梦中过。将寿补蹉跎。
天宝宫人,贞元朝士,一例邈山河。
谁唱当时供奉曲,老矣敬新磨。
卌载名场,使君与我,天下恐无多。
这首词以春光明媚的景色开篇,却透露出一种梦境般的虚幻感,仿佛美好的时光在梦中匆匆流逝。词人感叹岁月匆匆,试图通过延长寿命来弥补过去的时光。他提及“天宝宫人”和“贞元朝士”,暗示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这些昔日的辉煌人物如今都已远隔山河,遥不可及。
接着,词人思考着那些曾经为宫廷献艺的歌者,他们的歌声是否还在流传?而自己已经老去,只能像敬新磨一样,对过往的荣耀心存敬畏。在长达四十载的名利场上,词人与自己相比,或许都是稀有的人物,表达了对自己和时代独特经历的感慨。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惋惜,又有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词人对历史与人生的独特见解。樊增祥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的沧桑感受,这首《少年游》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