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诗寄兰生》
《论诗寄兰生》全文
清 / 陈琇莹   形式: 古风

燕瘦环肥各赏音,偶于浙派见精深。

论诗未信卷葹语,樊榭何人更铸金。

三朝选本亦区区,七子松陵枉并驱。

一例诗翁饶派别,故应萚石胜归愚。

(0)
鉴赏

这首诗《论诗寄兰生》由清代诗人陈琇莹所作,通过对比“燕瘦环肥”这一形象比喻,巧妙地表达了对诗歌风格多样性的欣赏与推崇。诗中提到的“燕瘦环肥”,原指形容女子体态之美,这里借以比喻诗歌风格的丰富多样,既有清瘦雅致之风,也有丰满华丽之韵,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接着,诗人指出在浙派(浙江地区)的诗歌中,能够见到这种风格的精深表现,暗示了浙派在诗歌艺术上的独特贡献。诗人对于诗歌的评价并未局限于某一种理论或观点,如“卷葹语”(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诗歌理论或批评),而是认为真正的诗歌大师应该如同“铸金”一般,创造出具有永恒价值的作品。

诗中还提到了“三朝选本”和“七子松陵”,这些词语可能指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诗歌选集或诗人群体,暗示了诗人对于传统诗歌的尊重以及对于创新的期待。最后,诗人强调了诗歌风格的多样性,认为即使是同一时期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也应展现出不同的特色,而其中“萚石”(可能象征着某种独特的风格或见解)被认为比“归愚”(可能代表传统的、被误解或低估的风格)更为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多样性和创新性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传统与现代、主流与边缘之间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琇莹
朝代:清   字:芸敏   籍贯:侯官(今福建闽侯)   生辰:1853-1891

一作陈秀莹,13岁为县学生,光绪二年(1876)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迁江南道监察御史,擢兵科给事中。光绪十一年典试湖南,官河南学政,不久致仕归家,年仅39岁卒。早年家清寒而苦于无书,每日借阅为事,为官后,入资稍丰,发奋以购书,插架多秘本。致仕后,喜目录考证学,曾续朱彝尊《经义考》、谢启昆《小学考》,稿厚数尺,书未完成而卒
猜你喜欢

谢师恩.赠众道友二首·其二

玉阳一遇疑云断。不落升沉绊。试问青州云侣伴。

俱怀妙用,每持斋施,步步心香爨。

福星空外明昭焕。应化真无乱。宝璧瑶花通内观。

金丹结就,紫书来诏,指日登云汉。

(0)

石门晓行

风高木叶脱,从此晓寒新。

积雨见初日,远山如故人。

烟村一苇渡,野寺数家邻。

独念行藏异,沙鸥未我驯。

(0)

贺圣朝

古宜缘重,善根深种,志士心坚。

感吾门洪教广开缘。共谈论功圆。

中宵不寐,云朋高会,参透玄玄。

向五千文内契忘筌。见自己神仙。

(0)

好事近.冬夜有怀

梦里十年心,情味梦回犹恶。

枕上数行清泪,被惊乌啼落。

西窗瓶水夜深寒,梅花瘦如削。

只有一枝春在,问东君留著。

(0)

水调歌头.史馆夜直

形神自相语,咄诺汝来前。

天公生汝何意,宁独有畸偏。

万事粗疏潦倒,半世栖迟零落,甘受众人怜。

许汜卧床下,赵壹倚门边。五车书,都不博,一囊钱。

长安自古歧路,难似上青天。

鸡黍年年乡社,桃李家家春酒,平地有神仙。

归去不归去,鼻孔欲谁穿。

(0)

寄刘继先

清霜茅屋耿无眠,坐忆分携一慨然。

楚客登临动归兴,谢公哀乐感中年。

凄凉古驿人烟外,迤逦荒山雪意边。

千树春风水杨柳,待君同系晋溪船。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