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见是将落,愁心不可论。
阴阴当镜阁,惨惨挂关门。
光弱如新病,天长有断魂。
相看两幽绝,一角远山痕。
乍见是将落,愁心不可论。
阴阴当镜阁,惨惨挂关门。
光弱如新病,天长有断魂。
相看两幽绝,一角远山痕。
这首《新月》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新月初现时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环境的交融,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乍见是将落”点明了新月初现,仿佛即将消逝的瞬间,营造出一种稍纵即逝的美感。接下来,“愁心不可论”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此景时内心的复杂情感,难以言喻的愁绪弥漫其中。
“阴阴当镜阁,惨惨挂关门”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以“阴阴”和“惨惨”形容月光下的环境,既渲染了氛围的阴郁,也暗示了诗人情绪的低落。同时,将月光比作挂在门上的光线,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在特定环境中的独特位置。
“光弱如新病,天长有断魂”进一步深化了月光的脆弱感,将其比作病态的光芒,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和诗人情感的深沉。这里的“断魂”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因月光而引发的内心深处的哀伤。
最后,“相看两幽绝,一角远山痕”收尾,诗人与新月相对,两者都显得孤独而幽静,仿佛彼此理解对方的寂寞。远处山峰的一角,似乎成为了这幅画面中唯一的点缀,增添了几分宁静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月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哀愁,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问莺花,晚来何事萧索。
是东风、酿成新雨,参差吹满楼阁。
辟寒金、再簪宝髻,灵犀镇、重护香幄。
杏惜生红,桃缄浅碧,向人憔悴未舒萼。
念惟有、淡黄杨柳,摇曳映珠箔。
凭阑久,春鸿去尽,锦字谁托。
奈梦里、清歌妙舞,觉来偏更情恶。
听高楼、数声羌笛,管多少、梅花惊落。
鸳带慵宽,凤鞋懒绣,新晴谁与共行乐。
料应在、楚云湘水,深处望黄鹤。
天涯路,计程难定,长恁飘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