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五十七首·其十四》
《颂古五十七首·其十四》全文
宋 / 释道昌   形式: 偈颂

大悲许多手眼,如人夜摸枕子。

遍身通身起来,尽受奴驱婢使。

君不见认著牛迹里,失却大海水。

转变未得时,依前有依倚。

归去来,归去来,拍天洪浪如浮埃。

(0)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间苦难与虚幻的深刻认识。"大悲许多手眼,如人夜摸枕子",形象地描绘出在黑暗中摸索的困境,象征着人生中的迷茫和困惑。"遍身通身起来,尽受奴驱婢使",则揭示了人在世间被束缚、受役使的状态,如同奴隶一般。

接下来的诗句"君不见认著牛迹里,失却大海水"进一步强调了迷失方向,误入琐碎小事而忽视了生活的广阔和深远。"转变未得时,依前有依倚",表达了想要改变现状但又难以摆脱旧习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归去来,归去来"的呼唤,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渴望,"拍天洪浪如浮埃"则以壮阔的自然景象作结,寓意人生的波涛汹涌与生命的渺小,呼吁人们要从纷扰中解脱出来,追求内心的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性强,语言质朴,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诗人释道昌对生活苦难和精神解脱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释道昌
朝代:宋

释道昌(一○八九~一一七一),号月堂,又号佛行,俗姓吴。霅之宝溪(今浙江吴兴)人。年十三祝发,逾二年谒妙湛于道场寺,悟彻。于是以遍参为志,游淮楚湖湘间,依长灵卓、保宁玑、圆悟勤诸大宗师。年二十三归省妙湛于净慈寺,俾掌藏为众说法。又补穹窿瑞光,迁育王。高宗建炎中退席。绍兴初居间中大吉,徙秀峰龟山,移金陵蒋山,奉旨擢径山灵隐。三十一年(一一六一),退藏灵泉。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四),主临安府净慈寺。七年卒,年八十三。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猜你喜欢

中秋扶病对月

久病头如石,中秋月似盆。

起瞻惟一色,归卧只空村。

信有鄜州见,曾同秘省论。

微吟到河汉,桂树忽飞翻。

(0)

醉落魄/一斛珠

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

恰似秋宵,一半银蟾白。结儿梢朵香红扐。

钿蝉隐隐摇金碧。春山秋水浑无迹。

不露墙头,些子真消息。

(0)

七月初七夜渡黄河

长河界破东南天,怒涛日夜如奔川。

此行适逢七月夕,妖氛散作空中烟。

牛郎织女涉清浅,支机石上今何年。

扬帆一纵万里目,身世恍若槎中仙。

仰看银河忽倒泻,月明风露何娟娟。

狂来拔剑斫河水,欲与祖逖争雄鞭。

扣舷把酒酹河伯,低头细看河清涟。

平生此怀具已久,到此欲说空回旋。

嗟予不晓神灵意,咫尺雷雨心茫然。

(0)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十七

晓鬓鬅松懒不梳,忽听人说是南徐。

手中明镜抛船上,半揭篷窗看打鱼。

(0)

和胡鼓院郊台致斋即事·其一

联篇杰作大音稀,云朵低垂向巧枝。

钝学久嗟人去速,痴肠一任句来迟。

断无锦向诗中织,但有春从笔底滋。

尽日斋宫云聚散,不知步武是谁移。

(0)

宫词·其二十一

落絮濛濛立夏天,楼前槐树影初圆。

传闻紫殿深深处,别有薰风入舜弦。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