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初七夜渡黄河》
《七月初七夜渡黄河》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长河界破东南天,怒涛日夜如奔川。

此行适逢七月夕,妖氛散作空中烟。

牛郎织女涉清浅,支机石上今何年。

扬帆一纵万里目,身世恍若槎中仙。

仰看银河忽倒泻,月明风露何娟娟。

狂来拔剑斫河水,欲与祖逖争雄鞭。

扣舷把酒酹河伯,低头细看河清涟。

平生此怀具已久,到此欲说空回旋。

嗟予不晓神灵意,咫尺雷雨心茫然。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黄河之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开篇即以“长河界破东南天”、“怒涛日夜如奔川”勾勒出黄河横空而过、气势汹涌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黄河之雄浑的感受。

接着,“此行适逢七月夕,妖氛散作空中烟”表明诗人在七月初七这天夜里渡过黄河,这时节与景象交织,显得神秘而又有些许超自然。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也被融入其中,增添了几分仙境般的意境。

“扬帆一纵万里目,身世恍若槎中仙”则表达了诗人乘风破浪、胸怀壮志的豪情,同时也透露出超然物外的逸趣。

“仰看银河忽倒泻,月明风露何娟娟”一句,则是对黄河夜景的描写,月光下波光粼粼,既美丽又增添了几分神秘。

“狂来拔剑斫河水,欲与祖逖争雄鞭”表达了诗人激昂的情感和超越前人的壮志,而后文“扣舷把酒酹河伯,低头细看河清涟”则显得平静而敬畏,两者交织出一份对自然力的尊重。

末尾的“平生此怀具已久,到此欲说空回旋。嗟予不晓神灵意,咫尺雷雨心茫然”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的情感积累和在面对大自然时内心的复杂变化,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无知与敬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河之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激越的情感、壮阔的胸襟以及对自然神灵的崇敬。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桃花菊

嫩粉殷勤换浅黄,郁金丛里见新妆。

已翻百叠红衣润,更沐九回沈水汤。

(0)

谢无逸秦处度诸人皆许省试后见访冬夜有怀作此诗寄之

八年去东都,触事无一好。

沈绵淹岁时,忧虞满怀抱。

欲归故里闾,稀复旧耆老。

悠悠岁欲尽,忽忽身向老。

小堂佳有馀,所恨来不早。

饥虫语夜霜,疏星乱衰草。

支撑坏壁高,侧转寒木小。

诗书久弃置,词林迹如扫。

佳人何时来,路远音信少。

庭前冬开花,扶杖起千绕。

春风回马首,清尊待君倒。

先期留酒钱,仍须具梨枣。

(0)

族叔祖示四绝句次韵·其三

衰怀底物能陶写,社舞村歌眼暂明。

谁似玉人供巧笑,不劳长笛与哀筝。

(0)

次韵李丞相园亭二首·其二

疏泉斸石寄高怀,仙药名花取意栽。

履道醉吟齐步武,平泉景物付云来。

菰蒲雨洗双池净,松竹风传万壑哀。

怪底茅斋频下榻,故时宾客满翘材。

(0)

送提刑刘峤解印还朝

老怀欲别已辛酸,再岁周旋瞬息间。

谁遣暮潮催两桨,却应清梦挂三山。

功名不许淹行色,谈话何时复解颜。

鹓鹭行间如借问,为言衰谢合投闲。

(0)

抚属游君病起惠诗次韵

蛇影沉杯里,牛鸣震坐傍。

晦明生疠疫,神物护忠良。

喜复神明旧,闲宜日月长。

关心一枰上,黑白已分行。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