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粉殷勤换浅黄,郁金丛里见新妆。
已翻百叠红衣润,更沐九回沈水汤。
嫩粉殷勤换浅黄,郁金丛里见新妆。
已翻百叠红衣润,更沐九回沈水汤。
这首诗描绘了桃花与菊花的美丽与雅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高雅情操。
首句“嫩粉殷勤换浅黄”,以“嫩粉”形容桃花初开时的娇嫩色泽,用“殷勤”二字赋予桃花以人的感情色彩,生动地表现了桃花在春风中绽放的娇羞与活力。“换浅黄”则描绘了桃花从深红渐变为浅红的过程,细腻地捕捉了春日里桃花颜色变化的微妙之美。
次句“郁金丛里见新妆”,将桃花置于郁金花丛之中,通过对比,突出了桃花的独特与清新。这里的“新妆”不仅指桃花的盛开,也暗含了诗人对桃花在春光中焕然一新的赞美之情。
后两句“已翻百叠红衣润,更沐九回沈水汤”,进一步描绘了桃花的形态与气质。通过“百叠红衣润”形象地展示了桃花花瓣的层次感和湿润光泽,仿佛每一片花瓣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力。而“更沐九回沈水汤”则运用比喻手法,将桃花比作经过九次浸泡的沉水汤,既强调了桃花的香气浓郁,又暗示了其在春雨滋润下的生机勃勃。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桃花在诗中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代表,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千林拥绿黏天,何来倩影空濛里。
轻飘笠带,初停屧响,但闻流水。
万玉争鸣,孤襟闲映,幽清无比。
更溅寒霏雨,沉阴吹暝,看难辨,岩颠字。
可是灵娥游戏。泻银潢、仙槎斜舣。
龙吟鸟语,烟开潭静,石苍苔紫。
忽地香过,花宫钟定,秋生松际。
恁徘徊待拾,颓云一绺,归添青髻。
生来不上樱唇,红过一秋谁管。
小朵新抽,长自挂名妆院。
血痕点向壶心泪,怎画牡丹千瓣。
似南朝废井,景阳钟动,玉人魂断。
甚西风,又脸霞吹处,淡白娇黄相半。
粉子成丸,圆到香奁空转。
绝怜北地青山色,匀上徐娘羞面。
愧芳丛、尚点春纤银甲,凤仙成畹。
废登临。下霜叶、叹息秋渐深。
残螺点染遥岑,如笑我老难任。
摊书未成,睡倦枕欹,寂历少知心。
嗟此意、欲说还休,数行低雁沈沈。■暮步屧相寻。
乍轻飞温语,已散烦襟。
仿佛精庐开白下,夜阑同赏药抽簪。
如今待、收聚豪端,画那时、笠屐北湖阴。
几人更、白首扶携,但消沈醉狂吟。
梦觉黄粱熟。怪人间、曲吹别调,棋翻新局。
一片残山并剩水,几度英雄争鹿。
算到了、谁荣谁辱。
白发书生差耐久,向林间、啸傲山间宿。
耕绿野、饭黄犊。市朝迁变成陵谷。
问东风、旧家燕子,飞归谁屋。
前度刘郎今尚在,不带看花之福。
但燕麦兔葵盈目。
羊胛光阴容易过,叹浮生、待足何时足。
樽有酒,且相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