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飞雁烟村静,一点青山波万顷。
人在孤舟唤不应,儿言客写潇湘景。
芦花飞雁烟村静,一点青山波万顷。
人在孤舟唤不应,儿言客写潇湘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句“芦花飞雁烟村静”以芦花与飞雁作为画面的主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氛围,烟村的静谧与芦花的飘逸相映成趣,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接着,“一点青山波万顷”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远处的一点青山与广阔的水面形成鲜明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同时也暗示了空间的辽阔与深远。
“人在孤舟唤不应”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渔人,乘着小舟在广阔的湖面上漂泊,四周寂静无声,似乎连他的呼唤都难以传到远方。这种孤独感与前文的宁静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反差,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一句“儿言客写潇湘景”,通过孩子的言语,间接地表达了诗人对潇湘美景的描绘和赞美。潇湘,泛指湖南一带的山水风光,这里借孩子之口,含蓄地点明了诗人所描绘的景色正是他心中向往的潇湘美景,充满了诗意和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以及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深深向往和赞美,是一幅充满意境和情感的山水诗画。
危楼望远,深院闭门,几叶井桐飘坠。
楚泽芳兰,岁暮渐看憔悴。数遥汀、雁翼相将起。
柰此去、峰回路转,书成万字休寄。
寂寞空闺里,对锦障团窠,兽炉沈水。
永日思量,黯黯旧情如醉。总怜伊、消尽眉山翠。
漫倚著、帘钩到晚,向风前弹泪。
试登楼望远,林凋暮云积。
顿惹离情,故人断无消息。
服药求仙谩自夸,能驻好颜色。
回辔扶桑,又荒凉斜日。
万言千语诉衷肠,点点泪沾臆。
剩粉零脂,袖间尚留余泽。人在天涯,应知长相忆。
料伊行纵思归,不会此时归得。
契阔复来会,双鬓已先皤。
太行历尽危阪,艰险未云多。
远望海东千里,中有修鲸掉尾,谁唱定风波。
渐觉素秋近,白露下庭柯。寒可忍,哀可制,且婆娑。
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
铁板铜琵声杳,柳思周情亦好,相与醉颜酡。
但莫论兴废,问子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