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阴侯》
《淮阴侯》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功既高天下,身何不自防。

已能成汉业,无复假齐王。

复耻哙为伍,安知吕所忘。

空名流未竭,淮水共汤汤。

(0)
翻译
功绩已经超越世间,为何自身防护不足。
已经建立了汉朝基业,不再需要借助齐王的力量。
又耻于与樊哙这样的武夫为伍,怎能料到吕后会忘记自己。
虚名虽流传不断,但个人命运如淮河水般浩荡无常。
注释
功既高:功绩极大。
天下:世间。
身何不自防:为何不自我保护。
已能:已经能够。
成汉业:建立汉朝事业。
无复:不再。
假齐王:借助齐王的力量。
复耻:又感到羞耻。
哙:樊哙,汉初猛将。
伍:行列,这里指同僚。
吕所忘:吕后遗忘的人。
空名:虚名,徒有其名。
流未竭:流传不断。
淮水:淮河。
汤汤:水流汹涌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淮阴侯》,主要通过历史人物韩信的故事进行寓言式的批评。首句“功既高天下”赞扬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功绩,但接下来的“身何不自防”则暗示他未能妥善保护自己,警惕潜在的危险。诗人提到韩信建立了汉朝大业,不再需要借助他人之力,如齐王,暗示他应该早做决断,避免依赖他人。

“复耻哙为伍,安知吕所忘”进一步指出韩信对与樊哙这样的将领同列感到羞耻,却忽视了吕后的潜在威胁。吕后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这句诗表达了对韩信未能识人之明的惋惜。

最后两句“空名流未竭,淮水共汤汤”以淮水比喻韩信的英名虽然流传下来,但他的结局如同滔滔淮水,一去不返,寓意其功业虽显赫,但个人命运却无法挽回。整体上,这首诗以史为鉴,警示人们在取得高位时要懂得自我保护,以免重蹈覆辙。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芝南山馆联

历中外廿年身,宦海扁舟,万顷惊涛神尚悚;

就高低数弓地,儒宫环堵,三竿晓日梦初醒。

(0)

贺袁枚寿联

藏山事业三千牍;住世神明五百年。

(0)

挽梁国治联

天北掩台垣,闻说槐音中夜断;

江东失宗衮,心伤荆树一时摧。

(0)

门联

得过且过日子;半通不通秀才。

(0)

海棠花研斋联

瓦屋只三间,士龙住东,士衡住西;

端溪藏片石,真手不坏,真研不损。

(0)

挽赵声联

为无数权利,掷无数头颅,功不必自我成,甘心粉骨糜躯,以诏来者;

揽第一江山,念第一豪杰,国庶乎有与立,从此蟠天际地,胥拜公灵。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