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掩阳关路,空劳歌渭城。
未论霜鬓改,偏喜布裘轻。
海近日常早,心閒梦不惊。
山中何所有,葵藿向阳倾。
尘掩阳关路,空劳歌渭城。
未论霜鬓改,偏喜布裘轻。
海近日常早,心閒梦不惊。
山中何所有,葵藿向阳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首句“尘掩阳关路,空劳歌渭城”以阳关与渭城为背景,暗示过往的痕迹与历史的变迁,通过“尘掩”与“空劳”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沧桑的感慨。接着,“未论霜鬓改,偏喜布裘轻”两句,诗人转而关注自身的变化,虽有岁月的痕迹(霜鬓),却因心境的轻松(布裘轻)而感到欣喜,体现了对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
“海近日常早,心閒梦不惊”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生活的环境与心态。靠近大海的生活让日子显得更加紧凑,但内心的平静使得即使在梦中也无惧惊扰,这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愿望。最后,“山中何所有,葵藿向阳倾”以山中之景作结,以向阳生长的葵藿象征着积极向上、追随光明的精神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坚持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东林有孤雏,落日啼清啭。
道旁少行人,归鸟齐飞倦。
我来淮水清,相依灵光殿。
秋露深蒹葭,无以飘零念。
田园辟荒芜,野草愁行蔓。
碧溪疏春流,和风动纨扇。
群卉已歇芳,柚橘实庭院。
老枝非不辉,弱小偏眷恋。
朝朝饫德音,饥渴平生愿。
内直与外方,相持一片砚。
少有金石癖,遗编思网罗。
何期走豺狼,乡里挥兵戈。
父书不能读,相去天一涯。
荡然焚笔砚,岁月其蹉跎。
中流有砥柱,特立何巍峨。
游子爽然归,中夜闻谴呵。
温润光可鉴,坚确志不磨。
砚兮其蕴结,之子待如何。
芃芃斯蔗,有旨且甘。彼美君子,洵修孔扬。
脍炙我人,嗜服不忘。敬哉昭事,爰锡无疆。
芃芃斯蔗,实红实紫。彼美君子,颜其渥赭。
颐厥天和,中心达若。令仪孔淑,尔介尔祉。
芃芃斯蔗,民用需只。彼美君子,爰究厥泽。
侯施斯溥,畴民不宅。维民动天,维天无斁。
芃芃斯蔗,节言次升。彼美君子,斯迈斯征。
以介期耄,孔茂厥龄。如川之逝,遐进不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