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息》
《太息》全文
明 / 王邦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可为长太息,行止亦何因。

叶落犹为客,诗成不似人。

雨归松径暮,月照草堂新。

一读尼山论,狂歌思逸民。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太息》,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思考与感慨。

首句“可为长太息”,开篇即以一声长叹引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接着,“行止亦何因”一句,提出疑问,似乎在探讨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命运的安排,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叶落犹为客”一句,运用了落叶随风飘零的意象,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不定,即使在秋天这样的收获季节,也难以找到归属感,如同远行的旅人,始终是客居他乡。这种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身身份认同的迷茫与困惑。

“诗成不似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感叹自己的作品虽能抒发情感,却无法完全反映真实的自我,仿佛诗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暗示了心灵与外在表现之间的断裂。

“雨归松径暮,月照草堂新”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雨后的松林小径与夜晚的月光洒在草堂上,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里,自然界的美与诗人的愁绪形成了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最后一句“一读尼山论,狂歌思逸民”引用孔子的言论,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孔子曾言:“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诗人或许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漠,以及对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的生活状态的渴望。通过“狂歌”这一动作,诗人似乎在以一种超脱的姿态,向传统价值观发出挑战,寻求精神上的解放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语言含蓄而富有哲思,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王邦畿作为一位文人学者的独特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王邦畿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猜你喜欢

内子于扇头自画红绿梅花戏为题句四首·其三

能处何妨似不能,梅村论画得元镫。

替花写照原非易,色相稍空即上乘。

(0)

岁暮怀人十四首客广州作寄以代柬·其六秦右衡

风流水部擅才名,舞罢斑衣赋定情。

为问元亭奇字癖,聱牙容易叶双声。

(0)

天雄关

雄关横截嶪,上扪参与辰。

千梯争树杪,百转仍山唇。

西风吹落叶,飒飒恐行人。

攀萝苦登顿,大石何轮囷。层崖间冰雪,阴?失昏晨。

足底不敢窥,恐有蛟龙嗔。

(0)

萧寺养疴焚香枯坐怀人感旧得三十篇柬锦里同人兼寄都门旧友·其十二

鸡鹜羞为伍,摩天曳远音。

幽花无艳骨,古瑟写秋心。

说剑英姿在,谈经道气深。

鸰原悲弱弟,风雨助哀吟。

(0)

林素园居士和章有“只缘分别恼高僧”句,再却赋

名实未分白二毛,悬牌表刹亦徒劳。

中行自昔归平易,僧在真修不要高。

(0)

閒谕二首·其二

载妻作富贾,范蠡逃勾践。

醇酒近妇人,信陵事淫湎。

英雄际末路,无奈而豪遣。

辟谷张子房,岂真弃轩冕。

白衣仙骨人,衡山隐幸免。

尉迟遒东施,云母铒愐㥏。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