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纬唤织朝从暮,布谷催耕雨复晴。
汝道不如归去好,可将耕织了平生。
络纬唤织朝从暮,布谷催耕雨复晴。
汝道不如归去好,可将耕织了平生。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勤劳,通过“络纬”和“布谷”的形象,生动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首句“络纬唤织朝从暮”,以“络纬”这一昆虫的形象,象征着农事的持续进行,从清晨到傍晚,络纬的叫声仿佛在呼唤人们开始一天的劳作。这里的“织”字,既指络纬的活动,也暗喻着农民们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编织着生活的希望与收获。
次句“布谷催耕雨复晴”,“布谷”是农事的又一重要标志,它的叫声提醒着人们适时播种与收割。在这句中,“雨复晴”不仅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也寓意着农事的季节性与自然界的循环往复,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后两句“汝道不如归去好,可将耕织了平生”,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深情赞美。这里“汝道不如归去好”是对那些远离田园生活的人的一种劝告,意在强调回归自然、从事耕织生活的美好与满足。最后一句“可将耕织了平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肯定,认为耕织可以充实一生,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自然界的和谐,以及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与向往,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
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
思归阴丧乱,去国伤怀抱。
郢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
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
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
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
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
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伊皋运元化,卫霍输筋力。
歌钟乐未休,荣去老还逼。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不散东海金,何争西飞匿。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自到王城得几年,巴童蜀马共随缘。
两朝侍从当时贵,五字声名远处传。
旧住红楼通内院,新承墨诏赐斋钱。
闲房暂喜居相近,还得陪师坐竹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