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第多清赏,芳辰命羽卮。
书帷通竹径,琴台枕槿篱。
池疑夜壑徙,山似郁洲移。
雕楹网萝薜,激濑合埙篪。
鸟戏翻新叶,鱼跃动清漪。
自得淹留趣,宁劳攀桂枝。
甲第多清赏,芳辰命羽卮。
书帷通竹径,琴台枕槿篱。
池疑夜壑徙,山似郁洲移。
雕楹网萝薜,激濑合埙篪。
鸟戏翻新叶,鱼跃动清漪。
自得淹留趣,宁劳攀桂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宴集图景。诗人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一处幽雅的山池之地,那里环境清新、自然风光旖旎。
"甲第多清赏,芳辰命羽卮。书帷通竹径,琴台枕槿篱。" 开篇即以"甲第"指代诗人所居之处,是一处高雅的居所。"多清赏"表明这里环境清幽,适合享受自然美景。接着"芳辰"指的是春天或秋天这样的好时光,而"命羽卮"则可能是在形容某种仪式或者安排,以示这一日子的特别。书帷和琴台都是文化气息浓厚的元素,透露出诗人在这个环境中的高雅生活。而通竹径和枕槿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池疑夜壑徙,山似郁洲移。雕楹网萝薜,激濑合埙篪。" 这几句诗则更加深入地刻画了山间的静谧与美丽。"池疑夜壑徙"表达出水面如镜般宁静,反射着山的轮廓,仿佛连同山一起在月色中移动。而"雕楹网萝薜"则形容了诗人居所的精致和自然景观的交融。激濑合埙篪,是对水流声响的生动描写。
"鸟戏翻新叶,鱼跃动清漪。自得淹留趣,宁劳攀桂枝。" 最后几句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鸟儿在树梢上嬉戏,鱼儿在水中跳跃,都显露出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诗人自得其乐,不愿离开这个让他心旷神怡的地方,即便是攀折桂枝这样费力的行为,也觉得是一种享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天生蒸民,有觉其性。阴阳肇判,含元达顺。
琴瑟载咏,蘋蘩攸司。夙夜用敬,犹惧或亏。
无曰深闺,莫余云觌。淑慝在躬,指视暗室。
维椒与兰,植于中田。我思君子,淑慎寒渊。
先民有言,言不出阃。牝鸡之晨,厥家用损。
节以应佩,琴以和神。词苟或费,宁默而存。
勿尚尔舌,寸心是弛。既悔而追,不胫千里。
嗟嗟愚盲,慎其德间。鹦鹉多言,只名文禽。
纻纩在笥,焕乎有烂。凄其以风,滋我永叹。
维织与纴,为坊厥心。舍业而嬉,淫慝相寻。
野有络纬,振迅其翼。尔安用媮,微羽所疾。
虽有孔翠,不如春蚕。之子纂组,不如布缣。
冀妻如宾,孟光举案。夫岂矫情,偷惰斯远。
啼眉折腰,邦国之妖。彼昏罔知,反以用骄。
幽闲贞静,曰配君子。载色载笑,若佐之史。
敬而能和,穆如清风。修身准此,维以令终。
《自箴四章》【清·沈蕙玉】天生蒸民,有觉其性。阴阳肇判,含元达顺。琴瑟载咏,蘋蘩攸司。夙夜用敬,犹惧或亏。无曰深闺,莫余云觌。淑慝在躬,指视暗室。维椒与兰,植于中田。我思君子,淑慎寒渊。先民有言,言不出阃。牝鸡之晨,厥家用损。节以应佩,琴以和神。词苟或费,宁默而存。勿尚尔舌,寸心是弛。既悔而追,不胫千里。嗟嗟愚盲,慎其德间。鹦鹉多言,只名文禽。纻纩在笥,焕乎有烂。凄其以风,滋我永叹。维织与纴,为坊厥心。舍业而嬉,淫慝相寻。野有络纬,振迅其翼。尔安用媮,微羽所疾。虽有孔翠,不如春蚕。之子纂组,不如布缣。冀妻如宾,孟光举案。夫岂矫情,偷惰斯远。啼眉折腰,邦国之妖。彼昏罔知,反以用骄。幽闲贞静,曰配君子。载色载笑,若佐之史。敬而能和,穆如清风。修身准此,维以令终。
https://shici.929r.com/shici/jgl9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