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为骊龙蟠,谷作骊龙腮。
珠树存其间,谁采明月来。
何须循海隅,笑蚌未成胎。
山为骊龙蟠,谷作骊龙腮。
珠树存其间,谁采明月来。
何须循海隅,笑蚌未成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其三)含珠林》。诗人以骊龙和山谷为比喻,描绘了一幅神秘而瑰丽的画面:山峦如骊龙盘曲,山谷仿佛骊龙的腮边,其中隐藏着珍贵的珠树。他询问谁能采摘那来自明月的明珠,暗示这珠树并非人间所有,而是自然的奇妙馈赠。诗人进一步表达了无需远行至海边寻找明珠的态度,因为这里的珠树尚未被人发现,如同未出壳的蚌珠,更显其珍贵。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松间四五翁,劝我居锦岩。
岩前下飞瀑,后可结茅庵。
隔林望村落,一一入烟岚。
水石既潆带,藤筱复相参。
桃花发天上,桂树生山南。
爱此风土美,况聆丘壑谈。
晨朝警鹤辔,景夕驻鸾骖。
拂雾采灵药,开云艺松杉。
隆情匪虚饰,夙志庶无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