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高台高嵚岑。前临大道,俯瞰长林。
谁其筑者千黄金。我来眺望,恻焉伤心。
西不见乐毅,南不见剧辛。
但见浮云蔽白日,日华黯淡为之阴。
长空谁布云为阵,我欲问天不可问。
怒拭宝剑拂尘埃,划然一吷阴云开。
临高台,高台高嵚岑。前临大道,俯瞰长林。
谁其筑者千黄金。我来眺望,恻焉伤心。
西不见乐毅,南不见剧辛。
但见浮云蔽白日,日华黯淡为之阴。
长空谁布云为阵,我欲问天不可问。
怒拭宝剑拂尘埃,划然一吷阴云开。
这首诗名为《临高台》,由明代诗人余继登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台上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首句“临高台,高台高嵚岑”,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高台的雄伟景象,仿佛读者已置身于高处,俯瞰四周。接着,“前临大道,俯瞰长林”进一步展现了高台的地理位置,与广阔的自然景观相连,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壮丽的氛围。
“谁其筑者千黄金”一句,诗人对高台的建造者表达了敬意,同时也暗示了高台的不凡价值。接下来,“我来眺望,恻焉伤心”则透露出诗人的情感变化,从最初的赞叹转为内心的忧伤,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和深刻。
“西不见乐毅,南不见剧辛”引用历史人物乐毅和剧辛,表达了对英雄不再的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时局变迁的无奈。接下来,“但见浮云蔽白日,日华黯淡为之阴”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压抑。
“长空谁布云为阵,我欲问天不可问”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力感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最后,“怒拭宝剑拂尘埃,划然一吷阴云开”以动作结束全诗,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抗争,也寓意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给人以鼓舞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与自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纷喧无定赏,寂寞有真性。
好古延清芬,媚时得俗病。
胡然性所乐,而求与众竞。
试问千世文,得失孰为政?
敛情寄闲旷,逸韵发歌咏。
所保在冲襟,余事及酬赠。
促迫斯不容,平生抱孤兴。
此道少荣辱,矫欲逃数命。
顾言结素心,永世仰冰镜。
行吟载洒兼提壶,柳阴系马坐青芜。
寻僧不绎禅悦味,烹鲜且就蔬笋厨。
古亭高会恐迟暮,夕阳鲁戈挥不住。
溪芦流水春又生,故人遥向江南去。
振衣秘魔崖,灵山辟天窍。
陡壁俯千仞,树林森杳渺。
同向这里看,俨然若天造。
相传二青洞,古迹不可晓。
下山觉步奔,夕阳山更好。
平生惭健步,强踏西山道。
三百古寺中,安能穷其奥?
随意松林边,翱翔羡飞鸟。
匆匆一览间,应使山灵笑。
归卧下泽车,岸然烟霞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