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石巉峰近水旁,坐看日月带长沧。
风清烟雾飘亭屋,云淡斗星射馆厢。
四野耘田歌麦秀,五经勤诵夺文光。
相看不尽飞扬意,欲做岩中白鬓郎。
嵌石巉峰近水旁,坐看日月带长沧。
风清烟雾飘亭屋,云淡斗星射馆厢。
四野耘田歌麦秀,五经勤诵夺文光。
相看不尽飞扬意,欲做岩中白鬓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间秋景图。诗人以“嵌石巉峰近水旁”开篇,巧妙地将岩石、山峰与流水结合,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之美。接着,“坐看日月带长沧”一句,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诗人在此静观万物变化的心境。
“风清烟雾飘亭屋,云淡斗星射馆厢”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微风拂过,烟雾轻绕亭屋,云层稀薄,斗星闪烁,仿佛直接照射在馆舍之上。这种景象既浪漫又神秘,充满了诗意。
“四野耘田歌麦秀,五经勤诵夺文光”则转向对乡村生活的描写,田野上农民辛勤耕作,歌声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书房内学子勤奋读书,智慧之光闪耀。这两句展现了劳动之美和知识的力量,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最后,“相看不尽飞扬意,欲做岩中白鬓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理想的独特感悟。
钟鼓非乐本,本末犹相因。
仁声入人深,孟子言之醇。
如何贞观君,从古同隋陈。
风俗不粹美,惜哉世无臣。
道林真骨葬青霄,窣堵千秋未寂寥。
宝势旁连大江起,尊形独受众山朝。
云泉别寺分三径,香山幽人止一瓢。
我亦鹫峰同听法,岁时歌员岂辞遥。
数椽生草覆莓苔,一径墙阴斸雪开。
王吉囊衣新徙舍,杖藜从此为君来。
人间尚有薄寒侵,和气先薰草树心。
丹白自分齐破蕾,青黄相向欲交阴。
潺潺嫩水生幽谷,漠漠轻烟动远林。
病得一官随太守,班春无助愧周任。
故物一已尽,嗟此岁年深。
野桃自著花,荒棘自生鍼。
芊芊谷水阳,郁郁昆山阴。
俛仰但如昨,游者不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