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簟疏帘一醉身,寂寥不称咏诗人。
春风亦有怜才意,故摆残花作绣裀。
清簟疏帘一醉身,寂寥不称咏诗人。
春风亦有怜才意,故摆残花作绣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蟠的作品,名为《醉眠亭》(其三)。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一处幽静之地饮酒至醉,沉浸于春天的美好与自我世界的宁静。清簟疏帘营造了一种安详私密的氛围,诗人的身体沉浸在这份醉意中,不再是那些需要咏叹诗歌的公共场合。
寂寥不称咏诗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和诗歌创作的淡然。这里的“寂寥”指的是清静且不为人知的情况,“不称”则是说这种状态并不适合用来赞美或咏叹。
春风亦有怜才意,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特别是春风的感激之情。春风被赋予了一种怜悯的情怀,它似乎在关照那些有才能但不为世人所知的人。在这里,“怜”字体现了春风对“才子”的关爱和理解。
最后一句“故摆残花作绣裀”,则是诗人在醉酒之际,随手将散落的花瓣铺陈成图案,作为自己的绣裀。这不仅是一种艺术创造,更像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在这静谧的空间里,春天的残花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通过这样的行为,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在表达一种超越世俗、回归自我本真的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自然界深层次的感悟和情感交流。
平明跨羸骖,遥遵石头路。
循山一溪横,隔水得幽处。
树疑虬龙骧,石作苍虎踞。
云庵有遗屋,突兀在烟树。
方壶岂不佳,弱水无船渡。
空馀恼幽香,梅花满春屿。
心知姑射仙,兹焉饮风露。
水自平湖分,香从一山度。
风姿不自持,照影各矜顾。
安得从之游,徘徊著双屦。
东南富佳郡,此地复名城。
拜策奉温诏,谒帝辞明庭。
悠悠出金阙,旆旆摇熊旌。
兰风蔼微和,玉露湑以零。
征鼙肃郊垒,啸咏闲斋铃。
微生等薜萝,托根符馀荣。
误遭一笑盼,永怀千古情。
千古不足多,喜遇罕所并。
白璧勿漫予,按剑徒取憎。
倦客厌卑栖,白日坐飘忽。
呼我同舍郎,缓策扶勃窣。
缘山得人家,附影蔽深樾。
湖水一镜明,梅花千树发。
扶疏弄清影,仿佛见罗袜。
凄迷香雾中,身已在月窟。
穷探意未已,取径无诘屈。
谁家歌舞园,花乱竹复密。
御史投绂馀,课竖种梨栗。
吾曹不解事,尚此学操瑟。
当从汉阴人,抱瓮日搰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