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醉眠亭·其三》
《醉眠亭·其三》全文
宋 / 杨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清簟疏帘一醉身,寂寥不称咏诗人。

春风亦有怜才意,故摆残花作绣裀。

(0)
注释
清簟:清凉的竹席。
疏帘:稀疏的帘幕。
一醉身:独自沉醉。
寂寥:寂静空旷。
不称咏诗人:不适合吟诗作赋的人。
春风:春风。
怜才意:爱才之心。
残花:凋零的花朵。
绣裀:锦绣的垫子。
翻译
我独自一人沉醉在这清凉的竹席和稀疏的帘幕中,这样的寂静空旷并不适合吟诗作赋。
春风似乎也有着爱才之心,所以特意摆弄凋零的花朵,像是铺成了一张锦绣的垫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蟠的作品,名为《醉眠亭》(其三)。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一处幽静之地饮酒至醉,沉浸于春天的美好与自我世界的宁静。清簟疏帘营造了一种安详私密的氛围,诗人的身体沉浸在这份醉意中,不再是那些需要咏叹诗歌的公共场合。

寂寥不称咏诗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和诗歌创作的淡然。这里的“寂寥”指的是清静且不为人知的情况,“不称”则是说这种状态并不适合用来赞美或咏叹。

春风亦有怜才意,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特别是春风的感激之情。春风被赋予了一种怜悯的情怀,它似乎在关照那些有才能但不为世人所知的人。在这里,“怜”字体现了春风对“才子”的关爱和理解。

最后一句“故摆残花作绣裀”,则是诗人在醉酒之际,随手将散落的花瓣铺陈成图案,作为自己的绣裀。这不仅是一种艺术创造,更像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影。在这静谧的空间里,春天的残花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通过这样的行为,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在表达一种超越世俗、回归自我本真的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自然界深层次的感悟和情感交流。

作者介绍

杨蟠
朝代:宋

章安人,字公济。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密、和二州推官。诗为欧阳修所称。苏轼知杭州,蟠通判州事,与轼唱酬甚多。历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号《章安集》。
猜你喜欢

石佛道中隔水梅花满山

平明跨羸骖,遥遵石头路。

循山一溪横,隔水得幽处。

树疑虬龙骧,石作苍虎踞。

云庵有遗屋,突兀在烟树。

方壶岂不佳,弱水无船渡。

空馀恼幽香,梅花满春屿。

心知姑射仙,兹焉饮风露。

水自平湖分,香从一山度。

风姿不自持,照影各矜顾。

安得从之游,徘徊著双屦。

(0)

叔共出近诗百馀篇携归灯下读竟题小诗其后三首·其一

避地两家三五口,只今那忍记当时。

谁知临老相逢日,犹得重看乱后诗。

(0)

古风二首别李守·其一

东南富佳郡,此地复名城。

拜策奉温诏,谒帝辞明庭。

悠悠出金阙,旆旆摇熊旌。

兰风蔼微和,玉露湑以零。

征鼙肃郊垒,啸咏闲斋铃。

微生等薜萝,托根符馀荣。

误遭一笑盼,永怀千古情。

千古不足多,喜遇罕所并。

白璧勿漫予,按剑徒取憎。

(0)

西湖山下梅花坞行可里许至陈御史园亭

倦客厌卑栖,白日坐飘忽。

呼我同舍郎,缓策扶勃窣。

缘山得人家,附影蔽深樾。

湖水一镜明,梅花千树发。

扶疏弄清影,仿佛见罗袜。

凄迷香雾中,身已在月窟。

穷探意未已,取径无诘屈。

谁家歌舞园,花乱竹复密。

御史投绂馀,课竖种梨栗。

吾曹不解事,尚此学操瑟。

当从汉阴人,抱瓮日搰搰。

(0)

白湖闻雁三首·其二

晚向濒湖寄一椽,只凭沙雁与周旋。

北来南去莫惆怅,我亦飘零那记年。

(0)

白湖闻雁三首·其一

斗落参横天雨霜,梦残灯尽客思乡。

丁宁莫作叫云去,老眼不禁秋夜长。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