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垂翅短立䙰褷,孤泪谁听祇自悲。
宁瘗焦山山下土,不将身托上林枝。
顶垂翅短立䙰褷,孤泪谁听祇自悲。
宁瘗焦山山下土,不将身托上林枝。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哀伤与孤独感受的五言绝句。诗人刘克庄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凄凉的情境。
"顶垂翅短立䙰褷,"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鸟儿因翅膀短小而无法飞翔,只能孤独无助地站在树枝上的情形。翅膀的“短”和“立”的用词特别传神,让人联想到诗人的自我写照,可能也是在隐喻自己才能有限、难以翱翔的处境。
"孤泪谁听祇自悲。" 这句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悲哀,他的眼泪无人倾听,只能独自悲伤。这里的“孤泪”和“自悲”,都是对内心孤独与痛苦的抒发,显示出诗人的情感世界是多么的寂寞。
"宁瘗焦山山下土,不将身托上林枝。"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坚决的态度和无奈的选择。诗人宁愿埋骨于焦山之下,也不愿意把自己的身躯托付给高高在上的树枝。这是对命运的一种抗争,同时也是一种无力感的体现。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刘克庄先生的才华和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匆匆百五好韶光,不信花飞有底忙。
一缕香魂随逝水,连天红雨作啼妆。
海棠未见梅行聘,桃树难教李代僵。
草就绿章无处诉,含冤我欲问巫阳。
烟雨迷濛夕照昏,满园春色带啼痕。
桃花空说三千岁,苦楝刚逢廿四番。
即有綵丝难系命,断无玉琯可回温。
茫茫瘴海凭飞渡,可念维摩病掩门。
地棘天荆客路艰,三年枉唱念家山。
笏袍子美鹃空拜,城郭丁威鹤未还。
无奈龙蛇方起陆,那堪虎豹又当关。
穷途我亦猖狂甚,狼藉青衫泪点斑。
故山茅屋数椽存,零落巢痕与爪痕。
雁雨蛩烟秋已老,蛟云蜃雾昼常昏。
家书寂寂沉双鲤,客泪潸潸洒七鲲。
不击西台竹如意,怕他朱鸟也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