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避坑焚祸,来成羽翼功。
留侯不自语,驱使紫芝翁。
去避坑焚祸,来成羽翼功。
留侯不自语,驱使紫芝翁。
这两句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在《杂咏一百首》中的一部分,具体是第三十五首“四皓”。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自己某种情感和思想。
“去避坑焚祸”中的“坑焚祸”,出自《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的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之事,这里用来比喻灾难或祸害。诗人通过“去避”表达了对过往灾难的回避和逃脱。
“来成羽翼功”则是指个人努力修炼,希望像长出羽翼一样取得成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羽翼常被用来比喻自由自在或精神上的飞扬。
“留侯不自语”,留侯即汉初的张良,相传他曾遇到一个老翁,将自己的鞋放在桥上,然后自己躲起来观察,有人过来捡鞋时,他却不去说破,这个故事常用来形容君子之道,隐忍不言。在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对待世事的态度,即便是在面临困境和误解时,也保持着内心的清明与自持。
最后,“驱使紫芝翁”中的“紫芝翁”,是仙人的代称,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希望达到的一种精神状态,即像仙人一样,能够驾驭自然之力,自由自在。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以及对自由和精神超脱的向往。
五月南风不作热,柳条依旧绾离别。
恩水如醪醉不成,杨侯胸有古冰雪。
侯是故侯去复还,昔来三月今期年。
燕雁代飞无定处,王乔双舄仙乎仙。
太行山高插霄汉,结根山阿耸直干。
衮衮红尘扑地来,料峭清风邈天半。
浮云满眼任奔腾,独棹孤帆一叶轻。
争先万舸纷如织,暮对空江千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