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子正观察溪风亭二首·其一》
《题子正观察溪风亭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綦崇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巧据东西面势雄,兹亭壮观一园中。

淙淙鸣窦过流水,拂拂虚檐来远风。

好解尘缨濯清泚,聊披醉衽望穹窿。

泠然便欲乘风去,汗漫相期孰与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亭子在园林中的壮观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亭子周围环境的生动与和谐。首先,“巧据东西面势雄”一句,巧妙地将亭子的位置优势与雄伟气势结合,暗示了亭子在园林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接着,“兹亭壮观一园中”直接点明了亭子的壮观之美,强调其在园林中的独特魅力。

“淙淙鸣窦过流水,拂拂虚檐来远风”两句,运用拟声词“淙淙”和“拂拂”,生动地描绘了水声和微风的自然之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同时,通过“窦”(泉水出口)和“虚檐”(空旷的屋檐),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亭中,亲身体验这份宁静与自然之美。

“好解尘缨濯清泚,聊披醉衽望穹窿”则表达了诗人对清泉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尘缨”象征着世俗的束缚,而“濯清泚”则是对心灵净化的渴望;“醉衽”则以酒醉的状态比喻心灵的放松与自由,而“望穹窿”则指向了对广阔天空的仰望,寓意着追求精神的高远与自由。

最后,“泠然便欲乘风去,汗漫相期孰与同”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通过“泠然”(形容轻快、自在)和“乘风去”(借指超脱世俗),以及“汗漫相期”(期待与志同道合者共赴远方),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亭子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体现了宋代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美学追求。

作者介绍

綦崇礼
朝代:宋

(1083—1142)高密人,徙居潍州北海,字叔厚,一字处厚。徽宗政和八年进士。自幼聪颖,十岁能为邑人作墓铭。调淄县主簿,为太学正,迁博士,摄给事中。高宗南渡,授中书舍人,知漳、明州。累除翰林学士。所撰诏命数百,文简意明。以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适金人入侵,督缮城郭,厉甲兵,用心劳苦。后退居台州。平生廉俭寡欲,潜心辞章,洞晓音律。有《北海集》。
猜你喜欢

苏幕遮

梦初回,音已断。望极眉颦,独倚危阑遍。

明月不来人意倦。过了黄昏,愁听寒更换。

隔云屏,停绮幔。犹自低徊,门巷经行惯。

飞去多时梁上燕。枉说相思,夜夜楼西畔。

(0)

风入松

疏疏隔水奏笙簧,历乱幽肠。

浅烟深霭迷离处,尖尖独耸寒冈。

惟抱一生孤直,却盘百尺青苍。

梳风幕翠夜深凉,天矫淩霜。

鳞条爪叶云涛起,凭看蛟舞龙翔。

听彻天箫弄月,折来谭柄催觞。

(0)

裸人丛笑篇·其六

短布无长缝,尚玄戒施缟。

桶裙本陋制,不异蛮犵狫。

狫蛮凿齿丧其亲,尔蛮凿齿媾其姻;

杂俗殊风仁不仁!

(0)

初春杂咏八首·其八

估人迁涨海,遗我能言禽。

夭桃上行喙,蔚蓝明毳襟。

多此岂不贵,饶舌非所钦。

粒食鲜香稻,笼置无黄金。

扰以青铜镜,翻然喜同林。

韬光灭虚影,低首似沈吟。

沈吟欲谁语,可以證余心。

于人隔九译,我其尔知音。

(0)

诸罗县即事

龟佛山前八掌舒,雕题绝国展皇舆。

木城新建烦酋长,官廨粗营似客居。

北向夷巢环瘴海,西偏估舶就牛车。

嗟余惯睹殊方俗,铅椠随身可自如。

(0)

夜惊

濑海诸村落,处处闻夜惊;

暴客暗窥袭,出没何纵横!

所恃桨力疾,加以船身轻;

轻疾在舟楫,制造岂难成。

鸠工兼募士,旬日得胜兵;

扑灭赴火蛾,何须刁斗鸣。

惜兹小劳费,坐令贼势勍;

窃恐载北骑,夜渡寂无声。

弗摧虺为蛇,贵有先见明。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