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疏隔水奏笙簧,历乱幽肠。
浅烟深霭迷离处,尖尖独耸寒冈。
惟抱一生孤直,却盘百尺青苍。
梳风幕翠夜深凉,天矫淩霜。
鳞条爪叶云涛起,凭看蛟舞龙翔。
听彻天箫弄月,折来谭柄催觞。
疏疏隔水奏笙簧,历乱幽肠。
浅烟深霭迷离处,尖尖独耸寒冈。
惟抱一生孤直,却盘百尺青苍。
梳风幕翠夜深凉,天矫淩霜。
鳞条爪叶云涛起,凭看蛟舞龙翔。
听彻天箫弄月,折来谭柄催觞。
这首诗名为《风入松》,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袁克文所作。袁克文以词闻名,此诗体现了他的婉约与豪放并存的风格。首句“疏疏隔水奏笙簧”,描绘了一幅水边笙歌悠扬的画面,隔着稀疏的水面,音乐声显得格外清晰。接着,“历乱幽肠”四字,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前句的乐声形成对比。
“浅烟深霭迷离处,尖尖独耸寒冈”描绘了朦胧的山景,烟雾缭绕中,一座孤独的山峰挺立,增添了诗境的寂寥与深远。接下来,“惟抱一生孤直,却盘百尺青苍”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格特质,即使身处困境,也保持着孤高的节操和青松般的挺拔。
“梳风幕翠夜深凉,天矫淩霜”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与风的轻拂,以及诗人如苍松般傲然面对霜寒的姿态。最后两句“鳞条爪叶云涛起,凭看蛟舞龙翔”运用象征手法,将松树的枝叶比喻为蛟龙腾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壮志豪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既有孤寂的自我抒发,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坚韧的品格。袁克文的词才由此可见一斑。
昔中原兮今边头,抱良图兮气干牛。
窥泗城兮辨古汴,临清浦兮思白沟。
青山一登啸,陡觉心胸别。
飘飘襟袖寒,恍若御风列。
汩没尘埃中,纷纷乱如蠛。
不期会佳人,成此两奇绝。
美哉周氏子,炯炯冰壶月。
倾盖便如故,何必素所惬。
磊落史少府,丰姿莹霜雪。
真如汗血驹,才名籍天阅。
抵掌同一笑,心悟口难说。
向晚雨初霁,高柳新蝉咽。
倚槛云去来,不误巾角折。
挥翰有佳句,明珠眩双睫。
蹇予非少年,所作尽短拙。
万事等白鸥,波间自没灭。
自是胸中三斗尘,诗兵敢敌亚夫营。
愁关老子两肩瘦,春点榴花一树明。
雨向梅边来处细,句从夜半得时清。
方床竹枕思君切,幸有吟筒话旧情。